關于生料栽培,我國著名食用菌學者黃年來先生是這么闡述的:利用沒有經過任何熱力(如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煮熟的培養料(俗稱生料)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木生食用菌一般不宜采用生料栽培,草腐食用菌可以用生料栽培。但用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的培養料(俗稱熟料)栽培效果更好。凡抗雜菌能力強、生長速度快、分解纖維素能力強的食用菌,如平菇、鳳尾菇等,采用生料栽培比較容易成功。在北方寒冷地區采用生料栽培,比南方炎熱地區采用生料栽培容易成功。生料栽培時接種量比熟料栽培要大,一般為培養基重量的10-20%。木耳、銀耳不能用生料(木屑培養基)栽培。
平菇生料栽培起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但發展至今近三十年了,至今廣大平菇栽培著還以熟料和生料發酵為主,原因何在?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和近千戶平菇栽培著的實際情況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同行著商討。
先看幾個實例:實例一、長春市郊區某平菇種植戶今年二月份生料種植10000萬袋,發菌情況良好,僅污染23袋(綠霉)。出菇生物轉化率90%,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5月份又蓋了一個新菇棚,種植15000袋,同樣方法缺污染率達到60%,損失慘重。
實例二、吉林省公主嶺市某菇農2007年生料種植平菇30000袋,污染率不到2%,2008年達到30%,2009年卻達到70%,目前這個菇農很煩惱,多次同我通話,尋求解決方法。沒辦法只好讓其將廢料按一定比例加入新料采取熟料栽培,才挽回了一些損失。
實例三、吉林省某科研所受省政府委托,將我省的一個貧困縣作為服幫點,發動農民種平菇,采取生料栽培第一年獲得成功,但第二年導致污染率增高,該項目垮臺。
筆者認為:平菇生料栽培可以搞。也可以成功,但要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一、原料選擇非常重要。生料栽培的培養料近可能保持不發霉變質,采用新鮮的培養料易獲成功,另外不同的培養料選擇也很重要,棉籽殼由于碳氮比適宜又呈微堿性栽培容易成功,而木屑由于碳氮比不適合,其營養結構不易被平菇菌絲分解效果較差。
二、菌種很關鍵。平菇生料栽培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平菇是所用食用菌中抗雜菌能力強、生長速度快、分解纖維素能力強的菌類。但盡管如此,也要強調菌種的質量問題,老化、退化、偽劣菌種用于平菇的生料栽培其成功的幾率非常小。另外平菇生料栽培實際上是平菇菌絲同雜菌相互競爭的過程,平菇菌占優勢栽培就可以獲得成功,而雜菌占優勢,栽培注定要失敗。因此采取加大菌種用量的方法,可以使平菇菌絲盡快占領料面,不給雜菌侵入帶來機會,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三、栽培季節選擇也很關鍵。平菇菌雖適應性廣,但最快生長溫度都基本在25度,超過或低于這個溫度平菇菌絲生長速度都要減慢,為使菌絲健壯積累充足的營養,適當的低溫培養很必要,平菇菌絲致死溫度在40度。平菇生料栽培菌絲生長要產熱,料中其它菌活動也要產熱,所以生料栽培比生料發酵栽培尤其是熟料栽培菌袋極易上熱,菇農靠制冷設備降溫不現實,只能在低溫季節栽培方能解決這個問題。否則菌袋燒堆,你有可能會生產出鬼傘。
四、栽培環境選擇很重要。我國農村尤其是平菇老產區,雜菌基數高、病害猖獗,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我到過很多平菇集中產區的地方,棚前棚后廢菌袋、污染袋很多,這本身就是污染源,在這個條件下搞平菇生料栽培難度極大。難怪有的菇農有“種菇一年好二年壞三年就垮臺”之說。有經驗的菇農在場地消毒這方面毫不含糊,但不少菇農一味降低生產成本,連起碼的消毒概念都不懂,靠他們搞生料栽培結果可知。
五、蟲害防止很關鍵。平菇栽培中的蟲害讓菇農很煩惱,害蟲的來源無非兩點,一是外源性的二是內源性的,外源性害蟲的通過噴灑有效藥劑可以防治,但內源性害蟲的就很難辦,由于平菇生料栽培不經任何熱處理,料中還有大量的蟲卵很必然,現在只能通過在拌料中加入殺蟲劑解決,但高效低毒、能殺滅害蟲又不能影響平菇菌絲生長、平菇品質的藥物少之又少。
當然平菇生料栽培需要注意的事項還有很多,諸如配方、料中含水量等等這些于平菇的熟料栽培、發酵料栽培肯定有所不同,有待食用菌工作著更加深入研究。籠統地把這個技術過于簡單化,整成不分任何季節栽培、不分任何原料栽培都能成功率100%等是及不負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