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到食用菌產區調研,接觸了很多菇農,感覺在食用菌栽培中很多常識性的問題菇農掌握的很不扎實,小的細節容易釀成大禍。有必要總結一下,那些行業高手不必諷刺此文無什么技術含量。
一、品種不對路,溫型不當。
以最簡單的平菇為例,很多菇農對品種的溫型缺乏掌握,我們知道平菇也有高溫、低溫、廣溫之分,炎熱的夏天低溫型平菇能出嗎?靈芝在冬季沒有好的保溫措施能出嗎?今天3月份,有菇農向我索取金針菇母種,在沒有任何降溫的措施就想生產金針菇,如何能成功?這些都是最基礎的東西,菇農必須掌握。
二、菌袋污染現象嚴重
這是菇農最鬧心的問題,看到一堆堆污染袋,筆者都感心酸,煤漲價、工漲價,料漲價,菇落價,而污染的增高,讓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菇農雪上加霜,造成菌袋污染的罪魁禍首主要是滅菌不徹底。在適宜的水分、溫度條件下,菌袋內沒有被殺死的雜菌開始繁殖,開始星星點點地分布在菌袋上,后來擴展成片。那么導致滅菌不徹底的原因有那些呢?
以玉米芯為主的培養料,一般顆粒很大,拌料時料塊沒有吸透水,料內有生心,不經過預濕很難滅菌徹底;無論常壓滅菌也好高壓滅菌也好,如果在滅菌過程中沒有排盡冷空氣,滅菌鍋中始終被冷空氣占據一部分,導致熱循環不良。也會造成滅菌不徹底;還有滅菌保證不了時間,滅菌時間不足,或在滅菌過程中出現停火,均會造成滅菌不徹底,所以滅菌人員的責任心非常重要,有些菇農寧可多挨幾天累也自己滅菌這是很對的;滅菌鍋內菌袋擺放過多過緊,均會出現滅菌不徹底的問題,有菇農對我說省什么錢都不能省周轉筐的錢,其主要原因是周轉筐保證了菌袋之間的空隙。
三、菌種不定植或菌絲生長緩慢
吉林省食用菌產區很多菇農出現這種現象,菇農大多埋怨菌種有問題,但據我調查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不排除有些.菌種活力弱可造成菌絲生長緩慢。但多數原因是菌袋裝料過緊或含水量過高(高于65%),菌袋內由于沒有充足的氧氣,抑制了菌絲的生長速度。當然發菌溫度過低,且通風不良或培養料的酸堿度不適宜,也會造成發菌緩慢。菌袋滅菌后料袋沒有充分冷卻就急于接種導致菌種不定植現象也不少。還有培養室過于干燥,料面失水嚴重菌種也不可能定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