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是食用菌企業老板最撓頭的問題,因為企業的興衰取決于人才的運用。但幾乎所有的食用菌企業都有這么一個觀點,就是在人才起用上,將經驗放到第一位,這從許許多多食用菌企業招聘的要求中就可見一斑,他們大多強調從事菌界工作了多少多少年的相關工作經驗。那么為什么食用菌企業對人才的經驗特別重視呢?
一家食用菌較大型的企業老板直言不諱的說:我的企業是人才使用單位,不是人才培訓單位。這個觀點似乎很有道理,因為對于一個高速運轉的食用菌企業來說,講究的是拿來主義,需要的是能快速進于作戰角色的人才,而不是那種需要培訓才能上崗的人才。尤其是我國食用菌企業,多數是私營企業,人才的流動性較大,等到培訓好了,翅膀稍硬,就跳槽走人,遇到這種情況,企業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但這家老板可以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只看到了問題消極的一面,而忽視了事情的整體,片面的強調了經驗的重要性,而人為的弱化了經驗的負面影響。
難道有經驗的真的如同這位企業老板所說的,可以快速進入工作角色,取得成功嗎?筆者答案是:不一定!
首先我要說的是,經驗不是萬金油,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菌人身上涂抹。食用菌這個行業其菌界同仁掌握的經驗有其本身的固有屬性,此企業的經驗不同于彼企業的經驗。每個食用菌企業的運行機制都有著本質的區別,即使在同一食用菌領域的企業,其管理模式、戰略目標、市場戰略、生產模式等等方面都會染上“個性色彩”。不同的菌人有不同的經營管理方法,而食用菌企業歸根結底是由菌人來主導的,不同的食用菌企業。老板的也不同,那么企業特質也不同。從另一層次來說,即使招進的人才在食用菌行業打拼多年,有豐富的經驗,在進入新的企業后,仍然不可避免的要有一段適應探索期,也稱為磨合期。不可能一進入新的食用菌企業就能象原企業那樣輕車熟路的開展工作。
其次,經驗也不是金錢,可以越多越好。有某位菌界同仁,在某食用菌技術領域做技術工作5年之久,應該說在食用菌行業經驗算是比較豐富了??墒沁@位同仁走馬換燈似的先后換了多家食用菌企業,足跡踏遍了幾個省,一直做的是很普通的技術員,連個技術中層管理者職位也沒有混上,原因何在?這位同仁自認才高八斗,很有經驗,換到一家新的企業,以老手自居,也不思進取,更談上總結經驗,一直干不出令人信服的業績來。有經驗但如果不總結經驗、應用經驗、而僅把經驗當成一項桂冠戴在頭上,不但沒有任何作用,而且還容易滋生自滿狂妄情緒,并且經驗越多,自滿狂妄情緒越重,往往把經驗當成靠山,躺在上面睡覺,自以為有經驗,就不虛心學習,還看不起新手,這種人才不但對食用菌企業無益,還會阻礙企業工作的正常開展。另外光有經驗還是不行的,有這么一種菌人,有經驗但從不總結經驗,也不加強食用菌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這么說,食用菌行業有經驗但沒有理論知識的支撐,不對經驗進行消化,經驗只能當作廢紙,分文不值.
再次,經驗不等于才能和理論。大凡有經驗的菌人。總錯誤的把經驗當成才能和理論知識,認為自己在菌界打拼多年,不會作詩也會吟,閉著眼睛也能摸著門路。他們有些人沒有弄明白經驗與能力和理論的區別,經驗是指某位菌人食用菌某一領域里通過一段時間的實際操作所積累下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可以沒有經驗,但不能沒有能力。同樣,經驗是操作性的,而理論是系統性的,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作用于理論?;蛟S細心的朋友注意到,有經驗的菌人思維方式往往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工作方式也有一個固定的“航道”。這類菌人的思想基本形成了定勢,很難有新的突破很改變。再說,食用菌這個行業是不斷發展的,觀念、思維和方法都會隨產業發展的改變而改變的,經驗同樣也需要不斷更新,只有這樣才能食用菌企業創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