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小小的食用菌企業包括菇農,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也就是技術問題。如何解決技術問題,是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搞好技術培訓顯得尤為重要。
但行業人員一談技術往往只局限于栽培技術,明顯不夠全面,這個產業的技術范疇很多,有管理技術、操作技術、營銷技術、栽培技術(農藝技術)….。
管理技術 當今食用菌界,企業也好,菇農也好,往往僅憑借一些傳統的經驗和辦法來管理和運作食用菌產業,管理技術的缺失是可想而知的,如果管理跟不上,談發展就是一句空話。因此,必須提升菌界同仁的管理技術。而要提升管理技術,應該從管理人員的培養上入手。要加強管理人員的管理技術培訓,引進適應本地情況的管理技術高手。
操作技術 食用菌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從業者設備操作技術也存在嚴重缺失。各地為了發展和擴大生產規模,有的投資購進先進高效的食用菌生產機械設備,但是,這些設備的使用、維修必須要有專業技術人員來操作,而有些從業者對此并不熟悉,這樣,就造成了操作技術的短腿。由此可見,培訓的職能部門要以從業者的需求為載體,實行專業、定點的技術培訓;菌界同仁則應從自身的基本情況出發,通過廠家、經銷商、相關培訓機構的專業培訓,培訓自己專門的操作人員,用以解決這個問題。
營銷技術 食用菌產業的營銷應該是兩個層次,一是自我營銷;二是產品營銷。某市有兩個生產食用菌的企業,一家按照傳統的銷售形式進行經營,效益不高;而另一家生產同一品質的食用菌產品,通過申請產品質量認證,積極參加長春農博會等形式,推介企業的產品,由于該產品在長春農博會上獲得好評,品牌效應立即顯現出來,該產品價格大幅度提升,而且客商增多,市場需求越來越大,經濟效益自然而然增加了。可見,營銷技術是食用菌行業提質增效的關鍵所在。要提升從業者營銷技術,相關部門也應該積極引導,加強指導,打造平臺,加大培訓力度,用以促進從業者產品質量的提升。
栽培技術 栽培技術是菌界同仁生存與發展的最基本點。然而,往往有些同仁在栽培技術上不是很成熟,以致必須借助外力,承擔較大的生產風險。由于食用菌生產在品種選擇、培養料配制、滅菌、接種、發菌管理、出菇管理等各個環節都必須認真設計,稍有不慎,就可能帶來減產和損失。要解決栽培技術問題,食用菌科研人員應加強指導,積極服務,為從業者出謀劃策、合理搭配,實現工藝流程的效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為從業者提供科學實用積極的栽培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