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論壇首發】食用菌工業化,當前對這一問題的理解還存在不少分歧,有人認為食用菌工業化就是集約型,機械型,我個人認為比較片面。食用菌工廠化不單單是集約型,而是一個更為深刻和寬泛全新的范疇。深入、科學地理解這一論斷對于走好食用菌工廠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 食用菌工業化并不意味著只發展食用菌工業,而是要走出一條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道路。食用菌工業化是一個在食用菌工業增長的過程中,菇業和服務業發展的過程,它們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沒有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就不可能為食用菌工業提供所需要的充足的原材料和勞動力甚至資本;沒有現代金融、保險、信息業等服務業的發展,就不可能為食用菌工業提供所需要的大量資金和市場信息。食用菌工業化發展,如果犧牲了菇農的利益,必然會導致食用菌產業內部的自我循環和產業結構的嚴重畸形。
走食用菌工業化道路就是要走出一條通過食用菌工業化帶動食用菌產業并促進第三產業的協調發展道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食用菌產業分工愈加細密,產業之間的聯系愈加密切。從食用菌產業和工業的關系來看,未來食用菌產業的出路在于向“深度食用菌產業”或者“工業食用菌產業”的方向發展。而“深度食用菌產業”需要以工業為支撐,工業愈發展,就愈能大量提供現代食用菌生產資料以及食用菌科研所需要的設備, 食用菌的發展一步也離不開工業。從服務業和工業的關系來看,現代服務業既是現代食用菌產業特別是現代工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向工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和提供了越來越大的市場。
第二,走食用菌工業化道路,突破了傳統的增長模式,是經濟增長理念的改變,目的在于提高從業著的工作質量,而不單純為工業化而工業化,也不單純為了經濟增長。食用菌工業化道路不是讓大量菇農失業,出現了所謂機器排擠工人的現象,也不能是伴隨著工業化出現了嚴重的污染,破壞了生態環境。相反,必須通過工業化帶動和促進菇農就業,提供一個更良好的生態環境。
第三,走食用菌工業化道路,不能再重復以往工業化把人變成機器的奴隸的舊轍,而是要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充分體現以人為本。 就是要注重人的全面發展,提高從業著素質。把人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讓人真正成為食用菌工業化的主宰,全面地享受工業化所帶來的生產力發展的成果。
第四,走食用菌工業化道路并不局限于工業化本身,而是要抓住信息化機遇,進入信息化的,食用菌工業化是信息化的基礎,信息化可以帶動食用菌工業化。惟一的選擇就是實行食用菌工業化和信息化并舉,通過食用菌工業化推進信息化,通過信息化帶動食用菌工業化。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