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論壇首發】隨著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種菇人工成本的增高,傳統的手工操作將逐漸向機械化操作。
這種趨勢目前已日益顯現。但多數菇農不具備購買連云港國鑫食用菌設備公司先進設備的實力,為此李玉院士曾呼吁:“促進實用小型機械的研發。我國的生產模式非常落后,集約化和組織化程度低,以農戶為單元的生產模式將在一定時期內成為主流。隨著勞動力資源優勢的喪失,新生代農民向城市轉移的大趨勢下,農村勞動力老齡化趨勢的加快。為了滿足產業發展,急需組織能工巧匠和研究力量,進行實用小型機械等勞動力替代技術的研發”。
但所見所聞,食用菌小型機械的使用狀況不讓我樂觀,某食用菌小企業購買的自走式翻料機,沒等到家,稀里嘩啦,一天一小修,三天一大修,讓員工苦不堪言,讓老板心焦;某菇農買的平菇生料裝袋機層次不明顯,還浪費菌種,扔在一邊,恢復了手工操作;某企業買的滅菌鍋爐達不到100度被迫閑置。太多太多,不能一一例舉。
我們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食用菌機械制造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得先機,立于不敗之地,靠什么?靠的是要有優良的產品質量。 以質量謀生存是更多企業的共識。
當今食用菌領域,任何一家食用菌機械制造企業,若想在這個行業中立足,不講求質量,不注重信譽,那么等待的后果必然垮臺。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試想如果企業質量把關不嚴格,那么就會生產出不合格的機械,投入到市場中,損害了菇農的利益,那么你這個企業的形象將會臭名遠揚,產品滯銷在所難免。你的產品有再多的專利有什么用?獲得再多的發明獎有什么用?只能適得其反。
任何一家食用菌機械制造企業,在當時情況下,也許是研制的最好的,但打開市場謀取生存以后怕的是高枕無憂了。樹欲靜而風不止,你的企業正像一顆樹,而食用菌產業發展之勢如狂飆卷地。如果企業不思進取,墨守成規,那么即使你是一顆大樹,也難敵狂風漫卷之災。所以,食用菌機械制造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滿足行業不斷提高產品質量要求,不斷的質量改進,進行質量攻關,不斷創新,才能永葆青春!
質量是食用菌機械制造企業生存的奠基石,是發展的“金鑰匙”,是企業的生命。愿我們這個產業有更加實用的食用菌機械問世,造福于廣大菇農!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