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首發】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具有很高的生產率和投入產出經濟效益,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土地及水資源,用少量的土地和水資源即能生產出巨量的食用菌產品。確實可以有效緩解我國食用菌發展的資源困境,使我國食用菌工廠化快速、持續、高效發展,筆者淺析一下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發展的趨勢。
1.食用菌工廠化設施發展大型化、高技術化。這是提高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經濟效益及其發展推廣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未來的食用菌工廠化都應是設備齊全、技術先進并配套、生產機械化程度高的大型現代化廠房,室內的光照、溫度、濕度、二氧化碳、養分供給等均由計算機進行自動調控。與此同時,代表當代食用菌工廠化最高水平、在完全封閉的條件下完全按照所設計的環境參數及工藝流程,由計算機進行自動調控與程序化操作,以實現全天候或周年均衡生產的食用菌工廠也將誕生。
2.食用菌工廠化相關技術發展協同化、配套化。高新技術高度密集的食用菌工廠化,必須以各種相關技術包括食用菌栽培技術、營養凋配技術、環境監測控制技術、二氧化碳控制技術、機械化操作技術、產品收后處理技術等的協同發展及配套應用為支撐。我國目前食用菌工廠化相關技術體系雖初步形成,但總體發展水平及其協同性和配套性仍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一是工廠化食用菌專用品種發展滯后,一些高效、優質主栽品種仍未擺脫傳統栽培;二是現有食用菌工廠化的菌種繁育技術及其產業發展落后于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其他關鍵環節,與高度專業化、規模化、一體化、機械化、工廠化和現代化的國際水準及發展要求相比較,還有相當的差距;三是食用菌工廠化的食用菌配套栽培技術體系不夠完善。四是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病蟲害無害化綜合防治技術發展滯后,致使某些菌藥使用過量,結果導致產品的被污染和其安全性品質的嚴重下降……等等。進一步推動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相關技術的迅速進步和其協同化、配套化水平的提高,是我國未來時期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發展的另一重要方向和任務。
3.食用菌工廠化生產菇質品質化,從理論上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通過對食用菌的人工控制,能夠有效保證并不斷提高其產品質量。然而,目前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產品,其口感、味道、營養成分,乃至其安全性等內在品質還仍顯不足,食用菌產品質量代表產品使用能否滿足消費者需要的程度,只有符合消費者要求,使消費者在其消費過程中得以滿足的產品才會被消費者認可,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活力與可能。為改進和提高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菇產品的口感、味道、營養成分和安全性等內在品質,使其達到菇的品質化,需要依據食用菌生長的環境、過程等對工廠化生產的人工環境、生產過程、工藝進行有效改造。由此構成未來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發展的另一重要方向和任務。
4.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投入產出效益高效化、節能化。食用菌工廠化生產高強度的資金投入需求,極大地提高了食用菌產品生產的成本費用和生產建設的投資風險,一旦運作失當或產品售價無法達到預期的滿意價位時,即可能陷于高投入、低產出的虧損經營境地。我國一些地方用巨額資金盲目興建的一些食用菌工廠化形象工程,特別是用巨資從國外引進的部分設施,不少都處于嚴重的虧損狀態,根本就無法收回其投資。其它運營成本費用也高的驚人。成為生產效益難以實現的一大因素。為確保并不斷提高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投入產出經濟效益,一是應該控制生產建設的經濟投入,通過改進工廠化生產設施、設備生產的材料、技術和工藝等,降低其價格,以減少建設投入費用;二是降低工廠化生產的日常營運費用,特別是能源使用費用,通過節能技術從根本上改變其耗能大的落后局面。參考文獻略【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