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食用菌中小企業的文章我寫了數篇,其根源在于在目前我國食用菌行業中,食用菌中小企業仍是食用菌企業家的搖籃,是菌界創新的載體,說是目前我國食用菌產業的中流支柱也不過分。
目前我國食用菌的升級轉型,許多食用菌中小企業感到“危在旦夕”,食用菌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上升,種菇的比較經濟效益下滑,使食用菌中小企業雪上加霜,但不管怎么說,我國的食用菌中小企業還是要在困難時期要做強做專自己的行業,而不要盲目進行產業轉移。
食用菌中小企業新陳代謝是食用菌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反映,我們要充分認識“十二五”期間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的內容與重點,包括發展科技型、生產服務型和社會服務型等三種類型的食用菌中小企業。在研究開發、技術輸入、技術合作、技術購買、專利授權、自動化生產技術和設備、人才培訓、建立品牌形象等方面努力使食用菌產業升級。
食用菌中小企業提高競爭力有三條路徑:成本管理、銷售市場和食用菌新產品開發。關愛食用菌中小企業的過程,也是食用菌產業調整的過程。政府應該也有責任對食用菌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科技成果轉化和政策環境支持等方面予以有效扶持,在一些食用菌主產區進行區域性食用菌中小企業技術創新中心試點,培育食用菌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地。
一個地區的食用菌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而多年來,我們的政府多以食用菌大企業為關注重點,大企業老板一亮相,當地政府高官熱心接待,給予的優惠政策多多,而對本地的眾多食用菌中小企業大多漠然處之。但要注意的是,扶持大型食用菌龍頭企業固然重要,但我國的國情是真正在食用菌產業做出貢獻的卻是那些眾多的中小企業。
我們的政府應該針對目前食用菌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建立包括資金融通、信用擔保、創業指導、技術支持、信息服務、市場開拓和人才培訓為主要內容的食用菌中小企業服務體系。要鼓勵和支持食用菌行業協會、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等機構,積極面向食用菌中小企業進行扶持。
食用菌中小企業是推動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基礎力量。在確保我國食用菌適度增長,實現科技創新、優化企業結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大對食用菌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推動食用菌中小企業結構調整,給他們更多的關愛,使之成為產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