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食用菌企業抱怨員工管理難,事實也確實如此,也許論壇網友還記得,黃毅老師曾經發過替朋友招聘兩個大學生的帖子,雖然引來不少爭議,但從中選擇的兩位同學。據了解在這家企業工作的很開心,這家企業的老板對這名學生非常關愛,黃老師也常跟他們溝通,分析生產上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僅僅幾個月這兩位學生進步很快。甚至其中一位學生考上了研究生,還為離不離開企業而矛盾,不顧黃老師的反對,最后竟然決定放棄了研究生的生涯而決定留在企業學習。我也為這位同學能找到這么知心的企業而高興!
無可否認,在有些食用菌企業,因為總是老板說了算,加之畸形的“三親六故的裙帶關系”,容易產生緊張的勞資糾紛,甚至相互交惡。如果說,食用菌企業在發展初期尚難以擺脫家族管理制度的缺陷的話,那么,時至現代企業發展的今日,再不沖破落伍的制度桎梏,食用菌企業就難以有更大的發展與活力。
推新除舊,食用菌企業從家族管理的狹隘天地里解脫出來,其要義在于尊重和信任企業的每一位員工,要真正體現食用菌企業員工主人翁的地位。體現食用菌企業員工的主人翁地位,至少要懂得關愛員工
對食用菌企業而言,懂得關愛、共享成果,就必須設身處地考慮食用菌企業員工的具體實際狀況,要充分理解食用菌企業員工對薪資等物質利益的正當合理追求,從而做到不以任何借口去克扣員工的血汗錢抑或任意拖欠薪資。與此同時,食用菌企業必須隨著自身的發展,同步考慮提高本企業員工的物質待遇。要知道,食用菌企業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員工的支撐,他們的才智和汗水是食用菌企業最堅實的依靠力量。
食用菌企業的軟環境如何,更能折射食用菌企業對員工的重視程度,而重視程度說到底就是食用菌企業對員工的尊重和信任程度。事實上,食用菌企業對員工的尊重和信任,定然可以產生巨大的生產力。因為食用菌企業對員工的尊重和信任與員工對企業的回報是良性互動的,是成正比的。食用菌企業老板應該重視傾聽員工的合理化建議,那樣生產在一線的員工就能為企業提供合理化建議,節約生產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食用菌企業對員工的尊重和信任,肯定會激發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從而令其真正把食用菌企業當成家,成為命運共同體,讓員工主動為食用菌企業奉獻。
對食用菌企業員工而言,在食用菌企業中感受自我的平等地位,是與自身的發展緊密相連的,也就是說自己能否與別人一起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實行公平競爭。如果說,在一家食用菌企業內,用人都憑“裙帶關系”升遷,薪資也以“裙帶關系”定高低,那么,肯定難以服眾,又何言引導好、保護好、發展好食用菌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在不平等的境遇里,食用菌企業的大多員工只會因希望渺茫而感到失落,因泄氣而工作但求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食用菌企業的員工,能否參與食用菌企業相關事項的決策,換言之,能否在事關自身利益的決策上有話語權,這是凸顯食用菌企業員工主人翁地位的重要標志,是尊重和信任食用菌企業員工的重要表現,否則,嘴上說得再多,也只是附庸風雅而已。自然,要讓食用菌企業員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還必須有好的規章制度作保證,建立起相應健全的應對機制。如此,才能令食用菌企業員工有序而有膽有識地參與決策。在一些成功的食用菌企業,正因為創新建立了相關機制,讓企業員工自己做主,所以令企業員工深深感受到自身主人翁地位的真正確立,所以和食用菌企業的心也就貼得更近了。
應當承認,盡管我國的許多食用菌企業家經過了多年的創業,正在逐步擺脫家族式傳統管理,對于依靠員工、凝聚員工來促進食用菌企業發展的理念已經跟上,而這樣的理念也正在逐步轉化為食用菌企業強大發展動力。但在一些食用菌企業中,尚未能從根本上沖破家族式管理的羈絆,個別的甚至還愈演愈烈,這無疑成了當前這些食用菌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如何走出困境,如何創造輝煌,一些食用菌企業的經驗值得很好借鑒。
對食用菌企業而言,應自覺練好 “內功”。而練好 “內功”,其首要任務是必須視員工為食用菌企業的主人,積極地依靠他們,真誠地關心他們,熱情地支持他們。食用菌企業 “把員工放心上,員工就把企業放肩上,誠如此,則食用菌企業定有永續的動力和活力。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