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一流食用菌企業少之又少,但更令人擔憂的是,國內缺乏企業發展為一流企業的環境。如無改善,這將是中國食用菌產業持續發展和成為食用菌強國的嚴重制約因素。
我國食用菌行業一流企業應滿足以下條件:它必須能進入并掌控全球主流市場,具有一定規模,并通過研發或品牌優勢而享有較高利潤率。按照此標準,我國一流食用菌企業達到這個標準的少的可憐。
建設一流食用菌企業對我國食用菌產業長遠的發展尤其重要。我國食用菌能成為世界第一生產大國主要受益于龐大的本土市場帶來的規模效應、中國菌人的勤勞與創業精神,以及廉價勞動力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然而,食用菌界以“窮”作為核心競爭力是無法讓菌人致富的:隨著用工及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我國的食用菌企業會逐漸失去廉價勞動力優勢,必須通過研發、創新與品牌建設而保持競爭力,必須“產業升級”,必須發展一批一流企業。
也許菌人要說,我國食用菌企業在諸如菌種、設備等層次的研發從頭做起很難,不如到食用菌發達國家去直接購買,這是一種誤導,真正的頂尖研發的核心技術我們很難買的起。
食用菌發達國家一流的企業有一個共同點:在發展過程中會不斷對研發與品牌建設做長期投資。這種投資會犧牲多年的短期利益,甚至近十年內看不到產品和利潤,但一旦成功便可通過創新產品或高端品牌信譽而獲取長期高額利潤。
然而,在我國食用菌行業現有環境下,食用菌企業往往缺乏這種長期投資的動力。長期運營與生存環境,無論是在政策法規的穩定度與可見度,還是在自身長期生存的權益保障方面,我們食用菌企業所在環境十分惡劣。因此,大多數食用菌企業都不愿意做需要等很多年才能看到產品或利潤的長期投資。
另外,市場競爭的激烈殘酷,注定了食用菌企業必須盡全力爭取在競爭中取勝,斗智斗勇在所難免。但是一個食用菌企業要做大做強,打造一流企業,光靠斗智,耍小聰明是不行的。真正優秀的食用菌企業家,一定擁有一些優秀品德,并持續踐行。小成靠智,大成靠德。 當下我國食用菌行業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有些食用菌企業與政府存在不太正常的利益關系。前者需要后者提供政策資源,后者指望前者的成功體現政績。一旦這樣的相互需要突破法律與公義,食用菌企業就會迷失方向,不擇手段地攫取成功,就不惜流淌不道德的血液。盡管有些食用菌企業也因此獲得超常規發展,也因此而成菌界大亨,企業不論規模多么巨大,盈利怎樣驚人,霸業何等強盛,但菌界也為此付出了代價,誠信慘遭摧毀。這樣的食用菌企業難成一流企業。
我國食用菌要想成為世界強國,要靠大批一流食用菌企業。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大力改善食用菌企業在國內的長期穩定生存環境是當務之急,但這又是極其艱難的。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