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首發】 食用菌產業的大發展導致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一些食用菌企業利用好了國家的扶持政策,憑借社會關系動輒數百萬、數千萬甚至上億元投入到這個產業中來,而截然不同的處入弱勢群體的菇農卻幾千元也難以融資,這個菌界談不上什么公平!
弱勢群體問題在幾年前就已經引起行業人士的高度關注,雖有一些政策關心幫助弱勢菇農群體,但成效甚微,與食用菌大發展和貧富分化加劇擴大的趨勢相比,弱勢菇農群體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這個行業同社會大環境一樣,財富在一個固定的群體里沉淀,權力和地位的傳承更多地依靠于關系的紐帶,這就使得原本充滿活力和創造的食用菌產業開始穩定凝固,弱勢菇農群體不過是這種趨勢所產生的一種自然現象。
對弱勢菇農,盲目的同情和無原則的幫助也解決不了問題,無助于構建公平菌界,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關注弱勢菇農群體根本上是保持公平競爭,促進行業良性流動。當務之急自然是盡快解決弱勢菇農群體面臨的種種困難,讓他們種菇有效益有信心,不再擔心自己本就不多的權益遭到侵害。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他們能夠收到行業同樣的認可和尊重,使他們能夠獲得公平的發展機會。創造公平的行業環境和市場環境,讓所有的菇農,都能夠通過不懈的努力改善自身的地位才是王道。
關注弱勢菇農群體 構建公平菌界,政府職能部門所采取的幫助弱勢菇農群體政策內容不能“假大空”,不是什么“形象工程”,也不是面子事情,而是實實在在為菇農辦點實事。這一點我很欣賞吉林省某些縣市的做法,某地栽黑木耳大縣,今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水災,政府及時給菇農每袋0.8元的損失補償,菇農收了一茬耳連帶補償款,暖心一片。某黑木耳產區,菇農每種一袋黑木耳,當地政府就將每袋0.3元扶持金到位于菇農,這些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中國的食用菌產業,眾多弱勢菇農群體的發展托起了產業發展的脊梁,他們為中國食用菌成為世界第一生產大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于他們,外界力量的引導和政策扶持必不可少。要強化政府和專家學者的主導、引導功能,在充分尊重菇農意愿的前提下,給予引導和扶持,切實幫助菇農在種菇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困難和問題。努力提高菇農發展食用菌產業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種菇大軍中。關注弱勢菇農群體 構建公平菌界責無旁貸!參考文獻略【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