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菌界同仁都明白:食用菌中小企業堅持區域化策略,堅守品牌,借助大品牌之力,是是他們迅速成長壯大的秘訣之一。
但如何做大品牌,對食用菌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很遙遠而美麗的夢,就如從封神演義那些散仙到進入封神榜是他們的追求一樣,就連生性叛逆刁頑的孫大圣也要去西天取經修正果。確實有些食用菌中小企業在做品牌的過程中,使小品牌變成了大品牌,盡管這是個艱難曲折的過程。
當陳涉振臂感嘆”燕雀焉知鴻鵠之志乎“,以天下之大,怕不止陳涉一人。但是,奮然而起,提三尺劍縱橫天下,成就一代霸主者,卻是寥若星辰。同樣,食用菌界也是如此,食用菌中小企業能將小品牌做大的,也寥寥無幾,而這些有限的品牌的成功之路,卻往往能引起菌界同仁普遍的關注,食用菌中小企業都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啟迪。
獨守一隅、耐得住寂寞往往造就大業。獨守一隅的本意,是指獨自守候在屬于自己的地方,不再關注外部世界,常常用來形容某人不思進取。其實,食用菌中小企業在做品牌的過程中,恰恰需要某種程度上的不思進取、耐得住寂寞。
在現實中,很多食用菌中小企業之所以在激烈的博弈中最后被淘汰出局,往往不是因為雄心不足,而恰恰是因為野心、貪婪心太大,創業伊始,便立下遠大宏偉目標,要做什么什么全國食用菌行業知名品牌,于是四面出擊、東奔西殺。最終的結果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由于自身實力有限,四面臨敵,處處受到排斥打擊,真的是惶惶如喪家之犬,最后卻成為流寇,不知何時就會被剿滅。筆者曾接觸過某食用菌企業,靠一時的忽悠賣菌種發了點財,就野心勃勃就要做東北的某菌種大品牌,妄談什么馳名20年的全國馳名品牌,不僅活躍在東北市場,還把觸角伸到的全國,結果,忽悠總歸是忽悠,打鐵自身不硬,結果,銀子花了不少,但由于實力原因及從業者的覺醒,目前境況很慘。所以,獨守一隅、耐得住寂寞,便成為很多食用菌中小企業生存和壯大之策。最終的要義,便是建立食用菌區域性品牌。
在食用菌領域,建立區域性品牌的優勢,就是能夠集中資源,具備與競爭對手抗衡的能力。有些食用菌中小企業的小品牌在大品牌的狂轟濫炸下,之所以能夠做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在于其他們奉行區域品牌策略。食用菌行業不管企業多么有實力,再大的品牌,也不可能占領全國所有的市場,同時,也不可能在所有的市場都占據絕對地位,這樣,食用菌中小企業充分利用縫隙經濟,就有了夾縫中生存的機會。另外,建立食用菌區域性品牌,還有利于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食用菌中小企業發展達到一定的規模時,雖然在菌界范圍內仍然算是”小老弟“,在本地卻會成為太上皇,能夠在當地獲得人脈。細究我國食用菌界大的品牌,也往往也是靠區域品牌占山為王而獲得一席之地,才做大的,
在當今食用菌激烈的競爭市場中,細心的菌界同仁也許經常注意到,當食用菌企業中某個品牌效益一旦下滑,老板們紛紛轉舵,變換方向,不再投入精力,看到這個產業鏈中別的產品有錢可賺,就躍躍欲試、蜂擁而上,這只能說是投機行為。比如有的食用菌企業本來生產搞得還可以,但一聽菌種利潤大,轉而重心轉向菌種領域,菌種領域不好做了,看到經銷掙錢,又改行做經銷,嚴重者竟然做風馬牛不相及甚至有損品牌形象的事情;如此種種,得隴望蜀,不一而足,菌界熙熙攘攘,皆為眼前之短利,都想吃自來食,少有菌人等到花開結果。自然難以創出好的品牌。
食用菌中小企業的短視,很快就會喝到自釀的苦酒:原有的優勢品牌被無情拋棄了,食用菌新的領域競爭同樣激烈殘酷,其實也不好做,等醒悟時相回來,市場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原來固有的市場份額已經被別人擠占了。最后,真的是偷雞不成拙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難發現,食用菌這個行業品牌與顧客之間的關系,類似于”情人“之間關系,食用菌企業精心塑造了某個品牌,顧客選擇了你,就相當于定了情,如果企業隨意改變品牌內涵,對應的顧客群體也會發生改變,企業就等于拋棄了以前的顧客,而行業人士的共識是,企業開拓新的顧客群體的投入是維護原有顧客群體的幾倍!對于食用菌中小企業來說,缺乏的正是人財物等硬件實力,更應該奉行”堅守“字訣。堅守自我品牌的根本,逐步擴大經營,久而久之,終會贏得顧客的心。進一步做大品牌。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