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和技術推廣體系都是直接服務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體系,技術推廣體系對從業者來說較為熟悉,很多人主要從事食用菌技術“推廣”工作;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則主要從事食用菌“科研”工作。一邊是扎根基層的食用菌科技推廣大軍,一邊是匯集領域內高端人才的專家團隊,二者有什么關聯,筆者發表一點淺見:
食用菌科研和推廣是食用菌科技發展的一對孿生兄弟,食用菌科研和技術推廣體系開展合作,確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食用菌科研要充分利用食用菌技術推廣人員,因為他們長期在基層工作,對當地生產情況十分了解,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方式,將有關品種選擇、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等介紹給菇農。科研有技術體系作為技術依托,有技術推廣體系的人提供多種信息,這兩個體系相互促進、相互支持。
食用菌技術攻關應以產業需求和菇農需求為導向。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對其主要職能有這樣的規定:圍繞產業發展需求,進行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究、集成和示范;收集、分析食用菌產品的產業及其技術發展動態與信息,為政府決策提供咨詢,向行業提供信息服務,為菇農開展技術示范和技術服務,為產業發展提供全面系統的技術支撐。這表示,現代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的技術攻關應緊緊圍繞當地實際。應根據基層種植特點和效益原則,以產業需求和菇農需要為導向,加強科研項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科研成果在基層生根開花結果。
吉林省食藥用菌協會在發展“東木西草”食用菌發展戰略中,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而現實的需要產業技術體系幫助解決的問題,如:木腐菌草腐化品種的馴化、栽培新技術新原料的運用、生產設施的改進、管理水平的提高、異常現象的克服、病蟲害的防治等。重點幫助解決食用菌高產關鍵技術問題。
食用菌科研和推廣兩個體系對接勢在必行。由于現代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與基層食用菌技術推廣體系的職能定位不同,組成人員不同,因而對于推廣的新品種及新技術、推廣的技術路線等方面常常有不同的見解,二者急需加強有效銜接。要找準兩個體系各自職能的共同點與共同利益,打破體系內部門、區域、單位和學科之間的界限,建立聯合與協作。既要充分發揮現代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的技術支撐和輻射帶動作用,也要充分發揮基層食用菌技術推廣體系的技術承接和基層信息反饋作用。菌政部門應統籌考慮設計適宜本地食用菌區域特色和發展需求的食用菌科技發展規劃和推廣計劃,建立科學合理的分工協作機制;同時,整合相關資源,構建兩個體系互相鏈接、互相交流、信息共享和即時互動,具有基本數據提供、技術咨詢等功能的產業技術研發和推廣服務平臺。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