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菇業經營規模超小型,在這一條件下建設現代菇業是一個很重要也很艱難的問題,現在來看,時間很緊迫,因為我國目前從事種菇的勞動力存在老齡化、副業化的趨勢。我國內陸既不能像日本韓國那樣大力發展工廠化生產,也不能像這些國家那樣只發展高附加值的食用菌產品,還必須大力發展經濟效益不高的菇菌生產。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推進食用菌現代化,發展現代食用菌產業,需要好好研究。
從現在的實踐來看,這個問題的核心是要有合理規模的種菇大戶,這才是現代菇業的基礎,其他工作都是圍繞它來做的。一些食用菌發達省份路子是大力發展種菇業,把大量勞動力轉移到種菇行業中來,要么成立菇業公司,帶動農戶種菇,這就要靠國家有意識的政策引導來培養合理規模的菇場主。
第一是要把現在已經從事食用菌產業的菇民,變成真正的菇民,提高他們的科技含量,從各方面給予政策扶持,讓他們種菇真正有所效益。這是發展現代菇業最基本的前提。
第二讓菇農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則,加入到食用菌合作社或食用菌聯合體中來,有意識地引導種菇散戶向種菇大戶轉移,使菇民成為具有規模的菇場主。
第三是培養菇場主。菇場主必須是一個經營者,絕不能只會種菇,他要會經營,懂技術,善管理,什么都干,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人才能擔任。我們的不少大學可以培養菇場主,在年齡上可以放寬,20幾歲30幾歲的人都可以學,畢業了就可以給他發證書,讓他當菇場主。
第四是要建立食用菌綜合服務平臺,最好以縣級為單位。現在我們雖然有食用菌科技服務、信息服務、購銷服務、金融服務等等,但都是互不相干的條條,個人去找這種服務還很難,我主張以菌政管理部門與政府財政出資為依托,組建為菇場主提供各種服務的綜合服務平臺,包括技術服務、金融服務等,菇場主有困難時都可以很方便及時地獲得幫助。
推進菇農現代化,做好以上工作,培養一批合理規模的菇場主,建起為他們提供綜合服務的平臺,搞好食用菌生產基礎設施,才是硬功夫,才是落腳點,不能只喊口號。菌政部門有必要選擇一些不同類型的地方進行試點。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