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論壇首發】當今食用菌產業出現了工廠化食用菌產業、立體食用菌產業、設施食用菌產業、觀光食用菌產業等多種食用菌產業模式。現行的這些食用菌產業模式有各自的特征和不足,都是從某一方面、某一技術層面上提出的,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綠色食用菌產業則是用產業化、可持續發展的思路與相互和諧的理念貫穿到綠色食用菌產業的全過程之中,因此說是建設現代食用菌產業的最佳選擇。
一、綠色食用菌產業的內涵
綠色食用菌產業主導模式具有三大內涵。一是倡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行業的建設,追求的是清潔生產、綠色產品和資源循環利用,要求控制和合理地使用化學物質,對生產廢棄物實行資源化處理,對食用菌產業野生資源加強保護和利用,逐步改善食用菌生產和生態環境。二是倡導樹立“以人為本”的戰略思想。提供營養合理、衛生安全、數量充足的產品是綠色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基本功能,綠色食用菌產業強調安全但不拒絕農藥、化肥的合理應用,符合我國食物安全戰略。三是積極倡導和貫徹食用菌產業全程一體化管理的理念,把優質、安全、營養的綠色產品作為終端產品的生產,轉化為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控制。同時,也注重發揮食用菌產業的多功能性,推進都市食用菌產業、觀光食用菌產業等的發展。
綠色食用菌產業核心理念是科學、安全、高效、和諧。綠色食用菌產業將市場、資源、生態等約束變量內生化到食用菌產業體系,變事后監督為過程控制,強調食用菌產業整個產業鏈條的標準化,注重食用菌產業的經濟效益和多功能性。
二、積極推動綠色食用菌產業模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綠色食用菌產業是把食用菌產品按產業關聯度,拓展為一個系列,在綠色種植、加工、流通等方面實行一體化經營。既強調產前的環境監測,又強調產中投入品的標準,還強調產后的綠色加工、銷售,既具有種植業的環境標準、生產標準,又有加工、包裝、貯藏、運輸的生產標準和環境標準,通過食用菌企業建立綠色食用菌產品生產基地,保證加工原料的品質劃一,質量達標。
其次,由于綠色食用菌產品的賣價明顯高于常規食用菌產品,綠色食用菌產業具有高增值性。
第三,由于綠色食用菌產業倡導以保護優良生態環境為基礎,以生產安全優質食用菌產品為核心,堅持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努力實現食用菌產業的良性互動而不是惡性循環,所以綠色食用菌產業特別強調可持續發展。
綠色食用菌產業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以下現實背景:一是源于提升我國綠色食品發展的需要;二是基于現代食用菌產業環境的污染逐年加重,食用菌產業資源利用不合理的嚴酷現實;三是食用菌產品安全性不夠等問題凸顯。
我國目前正面臨著種菇成本增高,市場不穩定,生產規模小,勞動生產率低等問題,大力提倡的綠色食用菌產業模式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有效發展模式。只有選擇綠色食用菌產業模式,才能做到傳統食用菌產業和現代食用菌產業有機結合,生產和保護結合,合理開發和利用結合。只有將綠色食用菌產業發展模式作為現代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才能更好地促進現代食用菌產業建設的健康發展,更加符合行業發展的要求。
三、發展綠色食用菌產業的有效途徑
1、充分利用自然優勢,是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有利條件。自然優勢包括有利于開發有機、綠色、無公害食用菌產品的豐富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可否認我們種菇環境的污染是不斷加重的,通過對食用菌廢棄料、污染料采取菌糠飼料、菌糠肥料等各種措施使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形成良性循環,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使生態環境得到優化。
2、營造氛圍,加大食用菌標準化推廣實施的力度。食用菌標準化的實施,食用菌產品質量管理工作的基礎在生產環節,必須從生產者的教育、引導入手,使他們能自覺保護食用菌生產環境,實行科學種菇,提高產品質量。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對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有關政策、法規、標準、技術的宣傳,增強食用菌產品生產、加工、經營和消費等各個環節的質量安全意識,形成全行業關心、支持、推進食用菌標準化,加強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氛圍。
3、從點到面,逐步推行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的市場準入制。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的市場準入制度,是指通過有權開展質量認證、認定機構認證、認定的食用菌產品或經檢驗質量安全衛生指標符合國家、行業、地方食品安全衛生標準、無公害標準的食用菌產品準予進入市場流通的制度。同時,要在市區農貿批發和零售市場設立綠色食用菌產品專區、綠色專柜和專門攤位或者建設專門的綠色食用菌產品市場,以此來推動和促進綠色消費,打響綠色品牌,滿足人們對營養健康食品的需求。(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