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論壇首發】 吉林省某人士是一學者,毅然投資食用菌產業,投資500多萬興建黑木耳加工廠,曾邀請筆者多次到該企業觀摩,但該企業效益低下,只是在元旦至春節生產的壓縮木耳有點效益,看到企業的蒼涼,我很有感觸,這個企業明顯的是市場意識不足,由于老板是技術出身,懂得生產工藝,卻不懂得市場,面臨的一個突出難題就是不知道市場上對各種類型食用菌加工產品的需求量,也不知道怎樣才能夠把這些產品推廣出去。當然,這不是個案,中國的很多食用菌企業都面臨著這樣的發展瓶頸——市場意識不足。
優質的產品只有到用戶手里才能發揮作用,只有交給客戶才能收回前期投入的資本。對食用菌企業來說,市場的大小決定了贏利的多少,營銷的能力決定了贏利的能力。因此,食用菌企業的市場意識制約營銷成果,營銷成果影響了產品到利潤的轉化,從而決定著食用菌企業的生死存亡,這是市場意識與企業發展的克生關系。我國食用菌企業市場意識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缺乏基本的市場知識。仍然是由于食用菌企業老板自身素質的局限性,缺乏基本的市場知識,沒有掌握和應用好市場規律,生產什么食用菌產品、生產多少食用菌產品都是根據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來自市場調研的結果,沒有科學的依據就很難得到正確的結論。二是沒有敏銳的市場眼光。大多數食用菌企業規模較小,管理能力與素質有限,缺乏市場知識,加之對行業發展的關注不夠,導致市場眼光不夠敏銳。機會本身又總是轉瞬即逝,因此會錯失良機。三是誤解市場營銷的含義。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營銷日益專業化。不少食用菌企業認為市場營銷就是拉關系,以為吃吃喝喝或看看玩玩就可以簽下合同,雖然社會上的確存在這種現象,但更多的客戶在乎的是產品質量好壞和服務是否到位。四是不懂營銷團隊的建設。很多食用菌企業對企業營銷投入太少,人員比例不合理。營銷人員就是隨便招聘的,不但沒有進行科學的考察,而且也沒有系統的培訓,這樣的營銷人員本身就不合格,怎么可能做好營銷呢。
上述幾方面的表現共同制約著食用菌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只有主動消除這些相克的因素,食用菌企業才能真正突破市場意識不足這一瓶頸。參考資料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