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用菌界一談評論家,很多同仁往往與批評家結合在一起,甚至有的將陰謀家混為一談,這些都是片面的。食用菌界的評論家往往是對這個行業所發生的現象進行善意、誠意的、正常的進言與批評寫作者。
我國著名食用菌學者黃毅教授的一篇【從業感悟(26)上市夢】,給那些急于做食用菌企業上市夢的同仁狠狠的踩了剎車,黃毅老師對這些急如上市的企業的精彩評論難道不是我們食用菌界的福音嗎?
食用菌評論家即使是被冠以食用菌批評家,我認為也無可厚非,中國的食用菌界需要有一個有利于批評的環境,一個健康的批評空間,每個菌人都有憲法所規定的批評權利,如果這個批評權利能在菌界不折不扣地的實施,暢通無阻。那么在這樣的環境中,食用菌行業才有可能逐漸培育起一種良性的批評風氣,當然我們菌人在行使批評權利的時候,都應該做到不偏,不濫,堅持一種負責任的心態。食用菌產業的強盛指日可待。
食用菌界的評論家也應該是踩油門的人,他們興趣和關注點不應該只在研究和實驗上,要對這個產業的發展中出現的盲燥問題及時提出醒示。更應學會踩剎車,方為這個產業保駕護航!
食用菌界評論家的批評是權利,也是一種責任。對于菌界上層尤其是涉菌官員,我們要強調批評和監督他們,是憲法給予的公民權利;對于普通菌人我們要強調依法行使公民權,不論是對權力上層的監督,還是對菌界中諸多問題的批評,乃至純學術思想觀點的爭鳴,評論家們都要以負責的態度進行,良性互動才能促成食用菌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食用菌界評論家一定要更多地強調善意、誠意,盡可能地避免情緒化和狹隘的偏見,防止幽暗心理、仇恨意識毒化正常的行業秩序。善意、誠意的評論哪怕最尖銳,被評論者也容易傾聽,盡管不一定接受。我們這個菌界的評論家固然需要鋒利之筆、尖銳之文,但更需要是一種充滿善意、誠意和負責任的評論語言,這樣可以鑄造出一種健康的評論風氣。一些食用菌主流媒體缺少評論家的批評之風,把這個菌界粉飾太平,菌界一片歌舞升平的繁榮景象,這種輿論導向如果占主流,那么就無法客觀真實的觀察菌界動向,其實對食用菌產業發展無甚益處。
偉人毛澤東講過“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食用菌界評論家的內在價值;有集思廣益提高菌政決策水平的工具性價值;有互相溝通達成菌界共識增強菌界凝聚力的建設性價值。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但愿我們菌界多出評論家,都能堂堂正正地行使評論的權利。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