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食用菌行業的從業人數達上千萬人,在這個行業涌現了不少能工巧匠,其科技發明可謂突飛猛進,申請的專利發明眾多,由易菇網主編的《食用菌專利資料匯編》即將定稿,目前已收錄超過10000條食用菌專利信息。該巨著將收集近40個種類的專利申請號、申請日、專利名稱、公開(公告)號、公開(公告)日、主分類號、分案原申請號、分類號、頒證日、優先權、申請(專利權)人、地址、發明(設計)人、專利代理機構、代理人、專利摘要等內容。本書的出版將為食用菌行業各類人士了解行業發展、技術更新、謀求合作發展的參考資料。我可以肯定的說在所有這些浩大的專利申請數量當中,我國食用菌民間科技發明會占絕大多數,占絕對優勢。但另一個事實卻不能不讓菌界同仁悲哀: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食用菌界相當多的專利發明在“睡大覺”,實施率低得可憐,以至于致力于專利發明的食用菌群體依然有很多菌人面臨著生活拮據的尷尬處境,還有很多菌人最終淪為“知識的乞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專利不亮的現象呢?
一、從這些專利發明者角度看,為什么和食用菌企業或菇農難以合作運用?
食用菌行業一個好的專利發明需要有新穎性,創新性(或先進性),實用性。專利的新穎性和創新性,就是別人沒有做過而你做出來了,但是你怎么知道別人沒有做過?并不是說你沒有見過你覺得是新穎的,事實上是要通過大量的檢索工作才能來證明你的專利是創新的是新穎的。是要通過各種文件的檢索,通過很多食用菌企業的交流和拜訪,研究這個產品結構的本身才能做出一個判斷。
食用菌企業和專利發明者難以合作,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和食用菌市場脫節,二次轉換代價高。很多專利發明者只顧埋頭研究,他們大多身懷絕技,發明、專利一大堆,但對食用菌市場需求欠缺了解。每個專利發明人都認為自己的發明是最好的,但在實施、產業化的過程中和預想的并不一樣。而且專利不等于產品,產品不等于商品,在二次轉換過程中,轉換的代價特別高,這是難于被食用菌企業所接受的主要原因。
2、易模仿,壁壘不高。這是一個實用性的問題。說到實用性上,解決食用菌企業內的某個問題有幾種方法,哪條是最簡捷最能產生效益的?食用菌企業花了很多的錢買了一個彎路是沒有必要的。也就是說專利如果可模仿性很強的話食用菌企業是不值得與之合作的,對于企業的風險太大了。而這些,正是專利發明者的弱勢所在。
3、有些專利發明制作的鞋,對不上食用菌企業科研的腳。發明的專利產業化,因其誕生及研究過程中的自發性因素,很難解決食用菌企業內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科研難題。
4、研發的支撐點不適合食用菌企業,很多專利發明側重于個人的思想。側重于發明者本人的創造需求,少有站在企業的角度上去想問題。而食用菌企業注重于市場。
二、從現代化食用菌企業開發新產品的角度上,食用菌企業和多數專利發明者不合拍
現代化食用菌企業一個新產品的專利開發流程是很復雜的,首先要對食用菌企業需求進行分析:食用菌企業市場部需要大量的問卷、反饋單等等,還有繁復的數據統計處理和分析工作;其次要對專利開發進行概念設計,由食用菌企業設計部為主進行,管理者、市場部、生產工藝部、標準化、財務等部分參與。根據需求分析的結果,很多人一起反復討論、爭論,在工作,形成幾套備選方案或圖樣。最后進入總體設計、詳細設計、樣品試制、樣品驗證:檢測、標準化、生產現場小批量生產、產品驗證、產品確認等諸多程序。
以上每個步驟都涉及到評審和可能產品修改,很多工作又重來一遍。所以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一個現實生產力的產品設計,不是一個所謂的天才能完成的。同時,從食用菌企業的新產品開發中也可以看出,它與現代化食用菌企業專利發明者的發明流程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一些專利發明者是自發行為,屬于見到某個問題點,靈感來了,然后捕捉靈感,執著研究而成。也不排除行業中一些菌人利用專利發明做掩飾,行使榨取錢財的手段。
三、 專利保護難
食用菌行業一些有重大實用價值的專利的發明,其背后都是有成熟的團隊做支撐,都是知識分子和他們的團隊長期研究的成果。但我們很多發明者的專利是單項專項,沒有形成專利群,很容易讓競爭對手稍加改變則使專利失去效果。而如果想保護自己的專利,就要致力于改變技術的易模仿性,通過專利群等途徑來保護,要有龐大的體系來支撐。僅靠自身能力很難達到的一個保護高度。
四、專利發明路在何方?
1、根據食用菌市場需求導向做專利發明,避免產生這個行業中的一些垃圾專利。在大量的食用菌專利發明中,有相當多的是根據菌人的某種靈感,自己認為有市場,然后籌資進行科研,等真正研究出來后,發現是沒有太多創新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垃圾專利”。應該先有市場需要,再有發明,不能先有發明,再找市場,有些專利的技術不太成熟,實施、產業化的過程可能會長一些。
2、把專利轉化成產品,把產品轉化成商品,走產業化之路。
3、融入到食用菌企業研發體系中,隨同體系的運轉而運轉。有一定基礎、有一定技能的專利發明者加入到食用菌企業研發中,依附于組織,在組織的研發體系內進行創新,從而實現個人的價值。現在畢竟是一個團隊協作的時代,集團的智慧遠大于個人智慧。
4、價值高、有開發潛力的專利發明,可找風投公司合作。同時期盼國家建立起相關的基金,找出鼓勵發明創造的模式,參照國內外上的成功模式,搭建起專利轉化交易服務體系。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