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蔡友銘,黨委副書記徐偉林,副院長許復新,副院長、黨委委員譚琦,紀委書記吳乃山,副院長、黨委委員趙志輝,黨委委員、組織人事處處長劉紅,黨委委員、紀委副書記沈國輝,黨政辦公室主任李林峰,食用菌研究所所長張勁松,成果轉化處處長劉剛,科立特集團董事長李明,食用菌研究所總支書記、副所長鮑大鵬,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長宋春艷一行蒞臨上海豐科走訪調研指導,聽取豐科工作匯報。

調研中,上海豐科CEO張文宏和管理團隊的熱情陪同,介紹豐科基本經營情況、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帶領調研組參觀上海豐科生產基地,詳細介紹了豐科珍稀食用菌產品的生產線工藝流程。
豐科管理團隊帶領農科院調研組參觀豐科產品體驗館,品鑒豐科創新研發的加工食品。

蔡友銘一行通過調研座談交流,聽取張文宏匯報,從豐科歷史、經營業績表現、上市工作進展、疫情應對和消費升級、未來戰略發展、產學研深度合作這六個方面詳細了解了上海豐科在市農科院緊密指導下的工作進展情況與企業未來發展規劃。蔡友銘、譚琦在交流座談過程中,對于豐科多年來在吳惠敏董事長帶領下持續科技創新取得的業績表達了高度認可,對豐科投資人在合作過程中對市農科院的高度信任表達了由衷的感謝,并為未來豐科如何更高質量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
蔡友銘表示,目前受疫情沖擊,國內外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當下正值國內消費升級經濟發展時機。疫情后,人們越發關注健康,食用菌具有藥食同源的特點,發展前景可觀。豐科長期以來與市農科院合作緊密,公司規模大,技術研發創新能力強,勞動生產力高,市場競爭力強,同時引領了國內食用菌智能化自動化工廠生產技術,針對豐科的特點,有五個發展方向值得深入探索。
一是科研與產業相結合,為市場注入活力。食用菌企業的未來發展離不開科研力量,而科研需要產業、企業提供支撐平臺才能在市場中煥發活力,才能更好地落實科學化、標準化生產。
二是把握市場機遇,細分消費需求。豐科業務覆蓋國際國內市場,遍布全球57個國家,疫情下更要把握國內消費增長時機,消費升級的市場背景下更要精準細分市場需求,挖掘消費習慣,貼近消費需求。
三是四點一線協同創新,形成產業技術聯盟。圍繞技術的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功能研究、產品推廣做技術攻關,農科院將加強與豐科的合作與交流,協同創新,形成產業技術聯盟。
四是管理精簡化,人均效能最大化。豐科要在未來簡化可有可無的步驟工序,進一步提高生產運營效率。
五是穩步上市,強化管理,技術乘著資本螺旋上升。豐科經過近20年的發展,創新技術與產品品質不斷強化,基地規模與業務版圖不斷擴展,技術和資本結合,在促成企業更高效的管理體制形成的同時,資本也將為科研和生產搭建更堅實的后盾,更好地奉行豐科用食用菌產品提升全民體質、實現全民健康飲食結構的企業愿景和社會責任。

豐科未來將積極落實領導的指示,加深與市農科院的深度產學研合作,抓住中國經濟發展的好時機,把握市場機遇,同時梳理企業管理現狀并加強改善,穩步推進上市事宜,促進國內食用菌產業的發展。
豐科生物,十八年來堅持工廠化真姬菇菌株及其工藝、設備、工具的創新,現豐科母、子公司共累計申請專利229件,共擁有有效授權專利57件,其中有效授權發明專利27件,關于食用菌新菌株的有效授權發明專利13項。
憑借完善的科研機制、強大的科研能力,豐科建立了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榮獲了高新技術企業、全國綠色食品示范企業、農業產業化上海市重點龍頭企業、上海市質量金獎、上海市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上海市著名商標、上海名牌、等榮譽,并且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GAP認證、209項無農殘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