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農戶及工廠化種植的食用菌原材料經過精深加工,制成高附加值的2B、2C產品銷往國內外,而菌渣則作為生物有機肥用于果、蔬、中草藥種植,農業廢棄物又可以用于食用菌生產——在平泉市平北鎮白池溝社區的承德京美食用菌精深加工及產業融合省級重點項目,成功實現了這樣的循環經濟模式,在食用菌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的同時,農業生產的廢棄物得到了有效利用,實現了農業產業的綠色發展。
日前,記者在白池溝社區京美食用菌精深加工及產業融合項目建設區看到,食用菌栽培及循環經濟區、食用菌精深綜合加工區以及生產車間、冷庫、研發中心、庫房及附屬設施等項目一期建設已經完成,工人們正馬不停蹄地開展項目二期建設。
京美食用菌精深加工及產業融合項目屬于循環經濟+一二三產業融合+有機農產品生產項目,項目年產雙孢菇450萬公斤、有機肥10萬噸、食用菌深加工產品1.2萬噸、速凍調理食品3000噸、精深加工功能食品5000噸,生態有機蔬菜3萬噸、水果0.8萬噸。
循環經濟的特點就是將農業生產中的各項廢棄物“吃干抹凈”,該項目生產過程中的各項廢棄物實現了循環再利用。
“食用菌生產后的菌渣、秸稈、鋸末、禽畜糞便等都是農業生產過程中,不易處理的廢棄物。”京美農業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將秸稈、鋸末等制成菌棒用于食用菌種植,利用農戶+基地等模式帶動百姓種植食用菌,菌渣則作為肥料用于其他的果、菜、藥基地,不僅可以作為產品原材料,還能夠發展休閑觀光旅游,帶動百姓進一步增收。”
為了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京美農業還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食用菌、果、菜、藥共享渠道,除售賣鮮品外,還通過精深加工制成速凍調理品、調味品、脫水干品、食用菌提取物產品、休閑產品等產品,銷往國內外。
如今,該項目食用菌工廠化種植及循環經濟區、食用菌精深加工區已全部建成投產,一個個蘑菇冒出了頭,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美好未來就在眼前。
“項目分三期建設,總投資達120349萬元,一期建設已于今年5月完工。”京美農業有關負責人介紹,僅一期項目,就能夠實現年產菇4—6輪,年產鮮菇450萬公斤以上。二期項目建設時間為今年6至10月,投資17865萬元,將建設食用菌功能休閑食品生產車間及附屬設施1萬平方米,購置生產設備30余臺套,預計年底前試生產,到明年初實現年加工食用菌提取物功能保健食品5000噸。
“三期項目建設將推廣發展果、菜、藥種植基地、農業觀光示范基地。基地位于老哈河流域,風光秀麗、景色優美,適宜發展農業休閑觀光。”京美農業有關負責人介紹,三期項目將開發老哈河流域黃土梁子鎮、平北鎮區域的淡水沙灘、水上樂園等游樂體驗項目,配套建設農業休閑觀光、農事體驗式種植、食品工業游覽、酒店餐飲等基礎設施項目。項目投產后可年產生態有機蔬菜3萬噸、水果0.8萬噸。目前,已完成三期項目相關規劃設計,編制項目實施方案,2021年正式啟動項目建設,按照實施方案逐步展開,2023年5月全面投入運營。
據測算,項目建成后,正常年收入達68021萬元,年利潤總額達26281萬元,直接帶動595人從事工廠生產,另有800人從事萬畝基地及旅游觀光產業,社會及生態效益顯著。“綠色”蘑菇真是美了風景,富了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