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貴州省貴陽市白云區食用菌產業示范園的智能菇房里,一個個紅托竹蓀整齊劃一,蓄勢待發,正破殼而出。這是白云區首個食用菌智能化菇房示范種植基地。
“智能菇房通過接入智能操控平臺,由遠程操控,對溫、光、氣、濕等環境參數進行智能調節,創造符合食用菌生長的人工氣候環境,使食用菌種植擺脫季節性束縛,大幅提升了食用菌生產的標準化自動化水平以及土地利用率,實現常年高產、穩產、優產,正式投產后預計年產值達1000余萬元。現共建了50棟智能菇房,其中24棟智能菇房種植紅托竹蓀,10棟種植秀珍菇,其余菇房分別種植了羊肚菌、姬松茸、白參菌等試驗品種。”貴州聚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肖永東介紹。
在白云區,貴州聚控科技有限公司僅是一個縮影。作為貴州省30個食用菌重點區縣之一,白云區以食用菌為優勢特色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全區緊緊圍繞“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愿景,把握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依托區位、資源、氣候優勢,按照“一園多點”產業布局,做強食用菌產業,通過做優菌種菌棒、打造種植示范基地、推動深加工項目、發展林下循環經濟、引進食用菌加工外貿出口等,多舉措推進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
據了解,2021年,白云區累計完成食用菌種植規模4562.7 萬棒(畝),其中,全年完成林下食用菌種植規模680畝。主要種植品種有香菇、平菇、羊肚菌、紅托竹蓀、冬蓀等,實現產量2.56 萬噸,實現產值3.27億元。截至目前,白云區已建成食用菌基地21個。白云區還致力于打造區域公共品牌“云尚菇”,并研發了紅托竹蓀乳酸菌飲料及“蘑力山珍”(羊肚菌、紅托竹蓀、靈芝孢子膠囊、雞樅油)等農旅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
“智能菇房通過接入智能操控平臺,由遠程操控,對溫、光、氣、濕等環境參數進行智能調節,創造符合食用菌生長的人工氣候環境,使食用菌種植擺脫季節性束縛,大幅提升了食用菌生產的標準化自動化水平以及土地利用率,實現常年高產、穩產、優產,正式投產后預計年產值達1000余萬元。現共建了50棟智能菇房,其中24棟智能菇房種植紅托竹蓀,10棟種植秀珍菇,其余菇房分別種植了羊肚菌、姬松茸、白參菌等試驗品種。”貴州聚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肖永東介紹。
在白云區,貴州聚控科技有限公司僅是一個縮影。作為貴州省30個食用菌重點區縣之一,白云區以食用菌為優勢特色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全區緊緊圍繞“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發展愿景,把握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依托區位、資源、氣候優勢,按照“一園多點”產業布局,做強食用菌產業,通過做優菌種菌棒、打造種植示范基地、推動深加工項目、發展林下循環經濟、引進食用菌加工外貿出口等,多舉措推進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
據了解,2021年,白云區累計完成食用菌種植規模4562.7 萬棒(畝),其中,全年完成林下食用菌種植規模680畝。主要種植品種有香菇、平菇、羊肚菌、紅托竹蓀、冬蓀等,實現產量2.56 萬噸,實現產值3.27億元。截至目前,白云區已建成食用菌基地21個。白云區還致力于打造區域公共品牌“云尚菇”,并研發了紅托竹蓀乳酸菌飲料及“蘑力山珍”(羊肚菌、紅托竹蓀、靈芝孢子膠囊、雞樅油)等農旅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