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8日下午,羊肚菌產業可持續發展圓桌論壇在襄陽舉行。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趙永昌、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邊銀丙、成都川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高宗相、襄陽漢谷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威、隨州職業技術學院香菇學院副院長張歡五位嘉賓出席論壇并圍繞羊肚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展開深入討論,易菇網總裁趙雄主持論壇。
易菇網總裁趙雄
襄陽作為全國最大羊肚菌主產區,現有種植面積 3 萬畝,但在銷售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襄陽漢谷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威指出,本地 大部分的羊肚菌通過外地市場中轉銷售,"襄陽產" 標簽尚未形成市場認知。針對這一現狀,張威總經理建議建立襄陽羊肚菌交易中心,通過 "免費食宿 + 信息共享" 模式打造產業樞紐。
襄陽漢谷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威
隨后,來自成都川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監高宗相分享了他在羊肚菌種植領域的多年心得。他認為,羊肚菌種植應簡化流程,做到位,同時提出幾點建議促進襄陽地區羊肚菌的可持續發展:一,注意品種更新與老品種強化,不應過快地更換品種。新品種推廣前需經過多輪次、多區域的嚴格論證;老品種則需在維持產量基礎上強化抗性與品質特性。二,病蟲害防控面臨復雜挑戰,需針對線蟲、跳蟲等致命蟲害建立預防體系,結合羊肚菌生長特性制定生態防控方案。三,藥物使用需嚴格管控,避免封閉性除草劑及長效農藥殘留,并逐步轉向物理防治并對標歐盟藥物殘留標準。此外,他強調,襄陽地區在品種、區域、設施及操作時機的選擇方面具有優勢,但羊肚菌種植需根據其特性進行,無捷徑可走。
成都川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監高宗相
隨州職業技術學院香菇學院副院長張歡則從專業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的角度進行了分享。他提到,隨州香菇學院作為全國唯一的香菇學院,致力于產教融合,通過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為食用菌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他認為,羊肚菌產業的發展同樣需要專業人才的支撐,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到這個領域。
隨州職業技術學院香菇學院副院長張歡
在羊肚菌的持續發展問題上,連鎖障礙是一個難以避免的挑戰。云南、四川、貴州等大產區,盡管有一些地區種植多年未出現問題,但區域性障礙依然存在。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趙永昌指出,目前相對有效的方法是物種或品種輪換,然而品種遺傳背景單一限制了這一方法的完全實施。對于襄陽地區3萬畝的種植規模,規劃顯得尤為重要,需警惕盲目擴張可能引發的區域性連作障礙風險。建議通過科學區域規劃實現輪作休耕,避免農戶自行試錯帶來的高成本損失。特別強調政府與企業需協同制定種植區域布局方案,讓同一個地方能夠多種幾年羊肚菌。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趙永昌
最后,華中農業大學邊銀丙教授對本次論壇進行了總結。他提到,目前羊肚菌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高質量的穩產高產栽培新階段,但仍面臨諸多挑戰。他強調需建立土壤質量評價標準(含重金屬、腐殖質等十項指標),通過標準化環境控制模型替代經驗操作,重點突破土壤健康管理、品種穩定性及設施智能化三大方向。針對連作障礙問題,主張回歸科學視角,通過輪作休耕制度和土壤改良技術解決微生態失衡。建議產業未來十年聚焦技術積累,在規范發展中把握黃金機遇期。
華中農業大學邊銀丙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