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是創始人楊勇萍歷經坎坷慢慢做起來的。那時候的雪榕比現在洋氣,還是一家蔬菜種植、加工出口型企業,幫助數萬農戶發家致富。而出口目的地是隔海相望的日本,后因遭到日本的出口貿易壁壘,雪榕轉做大宗農產品的生產商和供應商。
2008年,雪榕干脆把蔬菜業務停了,專心生產食用菌,市場也基本從海外回到國內。明顯可以看到,從歷史到現在,雪榕都是一家“賣菜”的公司。雪榕的研發投入相當有限,其科研人員總共才16人,本科以下占多數,2015年研發投入總計不到300萬元。雪榕把自己定義為工廠化生產。
之所以強調工廠化,是因為金針菇的生產還存在大量家庭小作坊式的做法,而這部分的金針菇產量占到了全國產量的大部分。雪榕采用的是工廠化種植,這也是雪榕敢標榜生物科技企業的重要原因。別看金針菇身材纖細,但也是嬌嫩得很。
工廠化生產要按照菌類生長需要,通過溫控、濕控、風控、光控設備,人工模擬生態環境,不受外界環境影響,一年四季均能穩定地進行生產。而栽培方式也是通過機械進行裝瓶、滅菌、自動接種、機械搔菌,培養室、生育室都采用標準空調廠房,除了菌類的生長環節,采收也都是機械設備自動化操作。雪榕開始發力商超餐飲和網絡銷售,并少量向商超連鎖以及互聯網客戶等直接銷售,這些渠道利潤高,但銷量不大。
目前雪榕共有直銷渠道客戶46家,這部分銷量占總體銷售額的5%不到。盡管很土,但雪榕絕對是一家掙錢的公司。雪榕在金針菇行業里,其它指標也占據了絕對優勢。一是產量大。二是生產布局廣泛,銷售網絡遍布全國。三是技術實力領先。
雖然生產地域廣泛,但同樣分季節,每年上半年氣候溫暖,金針菇集中上市,而下半年天氣冷,供應量減少,蠢蠢欲動的吃貨卻讓銷量猛增。冬季金針菇的價格往往比夏季高了不少。雪榕的大部分收入來自于金針菇這單一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