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安徽省十三五設施蔬菜發展規劃(送審稿)》,將食用菌產業列入省十三五設施蔬菜發展規劃內容。目前,正修改完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要體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搞好設施蔬菜結構調整。區域布局上,范圍要盡量擴大,能覆蓋的縣(市、區)盡量覆蓋;品種結構上,要發展特色蔬菜生產,包括特色食用菌特別是藥食兩用菌產業;品質結構上,要發展“三品一標”蔬菜生產,確保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二要體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注重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委負責同志介紹了上海金山區依托食用菌工廠發展食用菌采摘、烹飪、體驗、休閑的情況和湖北的“蘑菇村”模式,認為應認真研究借鑒,包括打造特色食用菌小鎮。
三要體現發展植物工廠的內容,包括積極推進食用菌工廠化、智能化生產。委負責同志指出,在食用菌工廠化、智能化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推廣我省已研發的食用菌工廠化物聯網系統。這方面可以發揮食用菌行業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四要體現市場配置資源信息服務的作用,實施“互聯網+”蔬菜生產。加強蔬菜生產市場監測、分析、預警并及時發布信息,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動適應市場、開拓市場,規避市場風險。大力發展生鮮蔬菜和農產品電子商務,多種形式發展社區對接、農超對接和訂單生產。對特色蔬菜和特色菌菇產品,依托郵樂農品等電商平臺,開展訂制和眾籌。
修改后的《安徽省十三五設施蔬菜發展規劃》,近日將以省農委文件印發各地,并報送農業部。這將是安徽省第一個設施蔬菜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