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菇房變成了廠房,食用菌生產采取流水線作業,菇農們分工明確井然有序地在不同的崗位上忙碌著。這是近日記者在古田縣鳳埔鄉福全村的福泉鑫食用菌有限公司內看到的一幕。在這家由72名村民投資入股創建的公司內,村民既是工人也是老板,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2013年該公司為所有股東帶來了500多萬元的收益。
福全村是傳統的食用菌種植村。2013年,由村中經濟能人牽頭,福全村有72名村民以土地入股和資金入股等方式投資2000萬元,成立了福泉鑫食用菌有限公司,并在村里建起了占地31畝的食用菌生產基地。
為實現企業標準化、規范化運作,公司制定了企業章程和企業管理制度,并由股東選舉產生了公司董事會和理事會。公司由董事長、經理、廠長三人負責具體管理,理事會四人協同董事長、經理、廠長共七人共同商定公司重大生產經營決策。依靠這種“抱團”發展,公司與股東、農戶緊密聯結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體,共擔風險,共謀發展,凸顯出合作資金、資源集約利用的優勢,有效破解了以往分散生產經營規模小、市場開拓能力弱等發展瓶頸。大規模集約化生產經營,使食用菌產量更穩、銷售更廣、質量更優、價格更好。通過集資辦廠,福全村實現了食用菌產業由傳統種植向基地化、工廠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從而形成村民共建共享、共同發展、共同富裕。
目前,該公司已建成136間自動控溫生產標準房,以及多間冷庫、菌包車間、凈化接菌室、產品包裝車間、辦公用房等,可日栽培無公害海鮮菇1.5萬袋,日產鮮菇6噸以上。公司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東等城市,年創產值達2000萬元,利潤達500多萬元。
為拓寬銷售渠道,創建自己的品牌,公司還申請注冊了“福泉鑫”商標。投放市場一年多以來,“福泉鑫”牌的食用菌產品已得到了廣大經銷商的普遍認可。為了迎合廣大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需求,下一步該公司還將著手申報綠色食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