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過去食用菌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食用菌行業確實是充滿著賺錢的機會,好多創業者也都抓住機會,輕輕松松掙了錢。但現在,食用菌企業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需求卻增長緩慢,食用菌企業盈利也越來越低,很多企業銷量、利潤在不停的流失,更有很多小企業“失血過多”,面臨停產……但營銷意識在行業的輸入,也讓一批企業迅速崛起!眼睜睜地看著機會卻抓不住......是時候該換方法了!
好多食用菌企業老板打來電話,說他們很迷茫,看著別人的品牌興旺發達,一天比一天火,自己的品牌卻灰頭土臉,很難再上新臺階。我想說的是,現在中國大多數的經營者缺乏對營銷的必要了解和重視,這是企業陷入困境的一個致命問題,在當前的中國市場,決定企業成敗的不是資金,不是管理,而是營銷思想。不難看出,市場變化的越快就越需要我們加快步伐,本土食用菌品牌急需集體補血!
食用菌企業的六大出血點
1、渠道擁堵:目前的食用菌銷售仍以大流通渠道為主,大流通已經發生擁堵。
從行業來看,之前是賣方市場,現在是買方市場,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從企業競爭來看,過去大家都不做品牌,現在很多食用菌企業有了品牌意識。如果這個時候還沒有思考品牌建設的企業就會很快落伍。品牌做的早的企業一箱蘑菇比沒有品牌的多賣二十元錢。食用菌產業整體的品牌運作還處于導入初期,現在發現品牌問題并且及時參與品牌建設,還是很有機會的。
2、以產定銷時代結束:很多工廠化食用菌企業反應銷量下滑,甚至有些小企業滯銷停產閉廠。
以前,經銷商都求著食用菌企業上貨,給不給還得看企業的產量,現在食用菌企業都必須主動出去談渠道,找經銷商。隨著中國城鎮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城鎮居民對于滿足基本生活水平的初級農產品需求進入低速增長階段,短缺經濟的以產定銷時代告一段落。2014年,隨著八項規定等一系列措施的出臺,全國餐飲行業出現負增長,同樣拉低食用菌的消費增速。
3、行情嚴峻:面對如此嚴峻的行情,食用菌企業應找到突破銷售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