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不同國家乃至同一國家不同地區,生產環境也不盡相同,如果采用普通菌種,往往會“水土不服”,產量低,甚至絕產。為了適應在不同國家、地區的不同環境下出菇,公司著力在種質改良上攻關,使其適應環境更加寬泛,適合‘國內發菌,國外出菇’這一商業模式運作。同時,改良后菌種的優良性狀更穩定,歷經長時期也不會發生“突變”,抗病害、抗高溫的特性也更加突出。
在過去,農民養菇大多是小打小鬧、各自為戰,制種工藝更是粗放型的,用來制種及菌棒的原材料大多為小米、麥糠等,配料靠估摸,隨意性很強,種質安全系數低,成功率也低,很難保證菌菇品質和營養。
如今在七河公司,制種工藝有嚴格的標準要求,制種和培養的原材料改用優質楊木條和蘋果木,包括粗蛋白、粗脂、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份,以及新鮮無霉變、顆粒大小、粗細、固性等外觀物理質量,都要嚴格檢測,絕不能含有害成分。另外,菌棒的大小、長短、拌料水分都精準控制,拌料時間在1小時以上,確保拌料均勻。這樣,制作出來的菌種品質及安全有保證,萌發率高,抗病性強,大大縮短了培養周期和生產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更加適應工廠化生產。在運輸環節上,菌棒出口前先進行預冷,然后置于集裝廂車的冷藏柜中,全程恒溫冷鏈運輸,確保菌種質量。
企業的內生動力在于持續不斷地創新。2012年10月,七河公司建立了自己的技術研發中心,引進優秀人才和國內一流的制種設備,在16人的研發團隊中,有碩士6人、博士1人,具備了自主研發能力,制菌具備了省級資質。同時,加大科研投入,與有關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開展聯合研發,在產品品質和營養成分上重點攻關。
七河公司技術研發中心主任王繼磊介紹,經過多年堅持不懈地研發創新,積聚了菌種培養的領先技術優勢,從廠房設計、設備配置、日光溫室建設到生產工藝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目前,七河公司擁有工廠化生產、大棚棚體等實用新型專利有6個,還有多項個發明專利正在申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