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一河森工公司培植黑木耳己有多年的經驗,技術成熟。特別是近兩年來,林業局組建了5個黑木耳培植示范基地,嚴格按著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生產標準指導引領黑木耳培植戶科學培植,帶動了職工培植黑木耳的積極性,使一部分職工擺脫了貧困,日子變得富裕起來。他們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其他職工,紛紛到他們這里“取經”,加入到培植木耳的行列,逐步走上了幸福之路。
“我是一名普通的管護員,前幾年工資不高,妻子有病,孩子上學,僅靠這點收入,日子過得非常難。我想培植黑木耳,增加點收入,減輕一下生活負擔,可是面臨的困難使我十分猶豫。林場領導得知我的想法,給予了大力扶持。幾年來,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前段時間,聽說克一河將建設成生態綠色有機食品加工基地,森工公司還出臺了一些惠民措施,積極引領職工發展綠色產業。我心里更有底了,下步繼續擴大規模,相信咱老百姓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黑木耳培植戶張潤龍面帶微笑地對記者說。
陳友國是物業管理處的一名職工,培植黑木耳已有七、八年,但他仍然苦苦鉆研新技術,自籌資金,到黑龍江佳木斯等地學習新技術,率先嘗試發展棚式小孔吊袋木耳培植。今年在森工公司的支持下,建起了112平米的大棚進行試驗性培植。他向記者介紹:“從發展的情況來看,小孔吊袋木耳將會以風險小、占地少、生長期長、上市早、收益大等幾大優勢取代傳統培植方式。從今年試驗來看,雖然取得了一點的進步,但技術還不是很成熟,我們還準備繼續外出學習。從市場上來看,這種小孔木耳的價位是傳統木耳的3至4倍,前景是非常好。”在森工公司食用菌產業發展研討會上,他是這樣承諾的:“如果我全部掌握的小孔木耳培植技術,我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我一個人富了不算富,只有大家富了才算共同富!”一番感人的話語博得了眾人長久不息的掌聲。
森林經營處的主任張會武向記者算了一筆帳:“今年,我們單位采取職工自愿入股的方式,集資資金11.9萬元,培植了8.1萬袋黑木耳,采摘6120斤黑木耳,平均每袋產量為7.6錢。從目前最低的市場價格30元/斤來計算,總產值為18.36萬元,除去培植前期各項費用11.8萬元,最終所得利潤為6.56萬元。可以看出培植黑木耳收益也是很可觀的,是一項很好的增收渠道,也更加堅定了職工培植黑木耳的信心。明年我們計劃培植黑木耳15萬袋,真正讓職工走上富裕、幸福之路,最終實現企業增效,職工致富的目標。”(原標題:克一河森工公司:黑木耳鋪就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