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連續(xù)高溫讓人熱得透不過氣來。然而,金壇銀湖食用菌有限公司的1萬多平米的夏菇庫房今年全部安裝了空調,以保持適當的溫度需要。
從大棚到工業(yè)化庫房生產是人金壇食用菌行業(yè)悄然興起的生產方式,盡管每棟庫房的造價很高,達到100多萬元,但潛力較大,一年四季不受高溫、嚴寒的侵擾,可以保持15~20度的衡溫,季季有菇出售,而且產量、價值均有保證。該企業(yè)負責人鄭尊富介紹,采用空調控溫,可以使每平方尺的產值達到170元左右,比常規(guī)種植增收20%,不僅如此,可增加兩季菇生產。僅夏菇,每畝的產值就可以達到54萬元,除去成本,凈利潤至少在30萬元以上,如果技術到家,每畝四季菇的純收入在100多萬元,當年可收回全部投資。為了推廣這一技術,該企業(yè)投入近300萬元購買了堆料自動化設備,用小麥秸桿加工蘑菇用料,讓菇農從露天人工堆料的熱浪和嚴寒中解脫出來,使工業(yè)化生產為菇農降耗增效,也徹底緩解勞動用工上的困難。目前,我市已有空調蘑菇房16萬平方尺,明年將發(fā)展到40萬平方尺。屆時,我市市場的反季節(jié)蘑菇將不再依賴外調,可以自給自足,還可深加工。我市高效園藝科技入戶專家袁留照是蘑菇栽培的智深專家,有幾十年的種植指導經驗,他對這一新生事物表現極大的熱情和贊賞,認為這一方式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