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專家在朝南村蘑菇種植基地參觀

參觀村民用菌糠種植的蔬菜基地

邊參觀邊聽取朝南村“新農村”建設情況介紹
8月9日,國家食用菌產業體系技術交流與廣西食用菌產業成果展覽交易會在廣西南寧隆重召開。當天下午組委會組織約300名參會代到南寧市食用菌生產基地——橫縣萬意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實地參觀。遠遠地,一幅清新美麗的畫面映入記者眼簾:橘黃色外墻的小洋樓一幢幢分布有序、干凈整潔的道路鋪設至樓前、房前屋后綠樹成蔭、樓房遠處有造型別致的涼亭,涼亭旁有清澈的湖水環繞……乍一看,還以為來到了城市的高檔別墅區,經帶隊負責人介紹才知道,這是橫縣云表鎮朝南村,也是參會代表參觀的食用菌生產基地所在地。
參觀過程中,基地負責人為參會代表詳細介紹了基地有關情況,帶領參會代表參觀了基地溫控菇房,還特地將參會代表帶領至因基地產業發展而大變樣的“新農村”——朝南村進行了參觀。
朝南村位于橫縣云表鎮云表社區,全村有1個村民小組、105戶、458人,有耕地1856畝,其中水田460畝,旱地1396畝。2009年以前,朝南人以種植傳統水稻、桑蠶、茉莉花、甘蔗和蘑菇為主,人均年收入只有六千多元。2010年4月,朝南村通過進行全村耕地流轉,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成立橫縣新時代大棚蔬菜種植合作社,引進廣西集盛食品有限公司在流轉的土地上建設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蘑菇工廠化生產基地,從此朝南人走上了農村經濟發展快車道。2009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6200元,2010年達到8500元,2011年達到了10000元,2012年達到12000元。
據介紹,截至目前,朝南村已建成單造栽培面積4.2萬平方米的雙孢菇工廠化生產基地和輻射全縣的隧道發酵菌料場,基地共雇用工人250名,其中朝南村民105人,工人人均月工資收入2000多元,實現了村民家門口就業的美好愿望。此外,基地還積反哺朝南村民,免費提供菌糠給村民發展種植業生產,目前全村發展蔬菜大棚180畝,露地栽培的葉菜、芋頭基地各200畝,還建起了一家有機肥加工廠。蘑菇基地的發展還帶動了蔬菜基地和原料收購運輸業的發展,形成了以食用菌為產業支撐建設新農村的“朝南模式”。
如今,經濟富裕后的朝南村村民陸續購買了小汽車、部分村民辦起了休閑農業旅游。群眾還自籌資金80多萬,無償投工投勞,建成了村內的人飲工程、主道巷道石化和路燈安裝、綠化,建成了辦公樓、休閑廣、戲臺、宣傳專欄、籃球場、公廁、排污溝等,另外還籌資約500萬開展住房立面裝修、推倒重建、加層建設和修建琉璃瓦頂,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農村環境干凈整潔。
當地村民自豪地告訴記者,“朝南模式”不僅讓朝南人走上了農村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同時讓農民返鄉務工、“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迎刃而解。從2011年開始,朝南村從集體收益中安排專項經費用于發放老人生活補助金,6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發60元,其中80歲以上的每人每月發80元,實現老有所養。村里還成立了籃球隊、文藝隊,經常開展文體活動,村民的享受物質生活改變的同時,也不忘豐富精神生活,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參觀后,與會代表對朝南村因發展現代農業帶來的變化驚嘆不已。為感謝參會代表,朝南村村民特地準備了甜玉米、龍眼、香蕉等當地自產特色食品供大家品嘗,讓與會代表一同分享他們致富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