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名人名企 » 正文

    馮紹珍:從失業人員到食用菌老板


    【發布日期】:2012-09-01  【來源】:華龍網
    【核心提示】:近幾年,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用菌成了普通老百姓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一道菜,因而馮紹珍的菌種場產品銷售也格外紅火。“每天生產各種食用菌在1500多公斤以上,但只要生產出多少,經銷商就收購多少,一點不愁銷路。”馮紹珍自信地說。
          “失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了意志,從此萎靡不振,自甘消沉。”日前,馮紹珍勸慰她的鄰居、中年失業的婦女楊秀英說,并邀請對方到自己辦的菌種場打工,希望楊秀英學會菌子栽培技術后,也創辦一個菌種場,自己當老板。

          失業后萌發創業
           今年46歲的馮紹珍,是重慶市豐都縣高家鎮祥和路社區城鎮居民,2001年,她就職的高家鎮沙磚廠倒閉,從而成了一名失業人員。“突然沒了工作,我非常著急,心里空落落的,像沒了主心骨一樣。”馮紹珍說,但她很快調整心緒,思考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為了找到一份新的工作,曾有一段時間,馮紹珍幾乎每天都上縣城去“碰運氣”,雖然總是吃“閉門羹”,但始終不放棄。
           一天,她看到有人擔著一挑平菇金針菇在農貿市場上叫賣,引來一群家庭主婦爭先購買,很快就賣完了。她心里不由一亮,從中受到了啟發。回家后,馮紹珍借來一大摞農業科技方面的報刊,坐下來專心致志地研究蘑菇的種植栽培技術。
           這年,馮紹珍傾其所有,利用從書本上學到的技術,嘗試栽培金針菇。她從外地一家菌種場購回菌種,因地制宜,看到當地有很多木材加工廠,產生的大量木屑無人問津,便利用它來作栽培金針菇的代用料。也許是關鍵技術不到位,結果,首批200多個菌包只有十幾包長出了金針菇,其余的全部失敗了。

           不氣餒初獲成功
           事后總結教訓時,馮紹珍介紹說,栽培金針菇需要的設備,是要有一間培養室,一般的草房、瓦房、磚墻、土墻都可以,但房間最好要墻壁地面堅固密實,無洞穴、裂縫,以免日后雜菌及害蟲孳生。其次要有滅菌消毒設備和一個接種箱。而這一切,馮紹珍都不具備。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二年,馮紹珍貸款5000元,對金針菇培養基滅菌選擇常壓滅菌法,限于當時條件,她采用土蒸灶來進行;接種箱包括接種勺、接種錐都進行了嚴格消毒。當地有很多木材加工廠,產生的大量木屑無人問津,馮紹珍便利用它來作栽培金針菇的代用料。
           為了使金針菇生長有充足的礦物質和適合的碳氮比,馮紹珍還購買了硫酸鎂、麩皮、白砂糖、生石膏粉、黃豆粉等其他材料,將這些物質作添加劑按一定比例混合在木屑中,以利金針菇生長需要。
          “我共制作了金針菇菌包5000個,雖然這次有70%的菌包長出了金針菇,但產品質量很差。”馮紹珍說,她明白這仍然是因為欠缺技術所致。

          學技術蓄勢待發
           這時,馮紹珍不怕失敗堅持發展食用菌的事,引起了當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經積極協調、幫助,介紹她免費到成都等地學習考察一個多月。之后,又安排她參加縣移民培訓班學習食用菌種植技術。
           學習期間,師傅認為,馮紹珍是對食用菌的接種消毒處理還沒過關,于是告訴她說,接種工作也應按無菌操作要求進行。要選擇無雜菌、生長旺盛、菌齡在20天左右的高純度菌種,接好種后,才可以把一袋袋培養基移入經過消毒滅菌的培養室,堆放發菌。
         “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6℃至28℃干燥培養。經5至7天后才可排放在架子上。發菌時要注意溫度和堆放的方法,防止因溫度過高而燒垛,造成菌種死亡。并要適當通氣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以利菌絲生長。”師傅手把手的傳授,讓馮紹珍茅塞頓開。
          2003年春,馮紹珍決心運用學到的技術加大食用菌生產力度。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丈夫,得到了對方的支持和幫助。夫妻倆經多方努力,籌資6萬多元,從外地購回粉碎機、攪拌機、裝袋機等設備,并在高家鎮后池壩村一個地名叫堰溝子的公路旁,租下一棟1200平方米的3層樓房,開辦了“自力菌種場”,進行規模培植食用菌。

           當老板與民共富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馮紹珍的精心管理下,當年,菌種場便培育金針菇、香菇等3萬袋,產量4噸多,產品不僅銷往豐都縣城及部分鄉鎮,還遠銷到了忠縣、武隆、涪陵等地。但接下來,馮紹珍看到普通食用菌市場逐漸飽和,審時度勢,便著力進行雞腿菇、木耳等新產品的開發,并改用棉殼、稻草等作為原料培育食用菌。
           近幾年,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用菌成了普通老百姓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一道菜,因而馮紹珍的菌種場產品銷售也格外紅火。“每天生產各種食用菌在1500多公斤以上,但只要生產出多少,經銷商就收購多少,一點不愁銷路。”馮紹珍自信地說。
           由于食用菌銷量逐漸擴大,原來的菌種場已不能滿足形勢發展,也為了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2009年,馮紹珍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家鎮方斗山村租用土地,建立起新的食用菌種植基地,新建大棚的出菇率和出菇量均達到了較高水平。隨著菌種場規模日益壯大,自己忙不過來,馮紹珍就在本鎮雇傭10多名工人,并手把手地傳授技術。幾年來,在馮紹珍菌種場打過工的達100余人,他們不僅掙了錢,還學會了一門實用技術。
           高家鎮祥和路社區居民王光紅,曾在馮紹珍的菌種場打工兩年,學到技術后,于2009年創辦了一個食用菌場,自己當起老板,當年靠種金針菇便獲得利潤2萬多元。據了解,在馮紹珍的帶動下,目前高家鎮轄區已有10多戶農家建起了菌種場,從事食用菌生產的年收入在5至20萬元之間。
           “食用菌生產光靠一家一戶是成不了氣候的,必須具有相當的規模才有市場優勢。”馮紹珍對筆者如是說,她決心與村民一道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

     
    關鍵詞: 食用菌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阳市| 海淀区| 建昌县| 卓资县| 宁化县| 大同市| 读书| 黔江区| 南召县| 桦川县| 玉门市| 永兴县| 东丽区| 文昌市| 兰州市| 翼城县| 剑川县| 武强县| 卢氏县| 眉山市| 冷水江市| 韩城市| 乳源| 马边| 民勤县| 扎囊县| 习水县| 八宿县| 镇雄县| 普定县| 来凤县| 淮滨县| 仙居县| 平泉县| 丹凤县| 闽清县| 稻城县| 黑河市| 巴楚县| 隆回县|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