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用菌行業產品流通經紀人到底有多少人,無人能做出詳細的回答,這類的專業協會目前還是空白,但不可否認的是,從事食用菌產品經紀人絕不在少數,加入各級食用菌協會的骨干食用菌產品經紀人在一定程度上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說全國50%以上的主要食用菌產品是經由食用菌產品經紀人交易完成的。這一點并不過分。
在食用菌大市場,看到一車車食用菌產品被裝上車運到全國各地甚至走出國門。我真的感觸 食用菌經紀人已經成為食用菌產品流通領域非常重要的一環。
中國的食用菌產品不是沒有市場,關鍵是要獲得全面而準確的需求信息,引導菇農種植適銷對路的產品。
當前市場上食用菌產品價格相當不穩,如果加上銷售渠道不暢,菇農辛苦勞作一季的成果,要么賣不出去,要么爛在了棚里。這個情況下。中國食用菌產品流通經紀人的出現就會相當重要。
伴隨著食用菌經紀人隊伍的不斷壯大,逐漸形成了“市場+經紀人+菇戶”、“市場+經紀食用菌企業(合作社)+菇戶”、“市場+食用菌協會+菇戶”等組織模式,營銷手段也從肩挑手提發展到互聯網、電子商務等現代化方式。
以國內某著名食用菌經紀人介紹的為例,菇農負責種植和采收,食用菌龍頭公司(專業合作)負責資本運作,經紀人負責打開銷路。菇農拿到公司定金,按照需求種植食用菌,產品收獲后馬上就進入銷售環節,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根據前期價格盲目生產,獨自承擔市場波動帶來的巨大風險。
昨天我同來自吉林省松原市的一位平菇栽培大戶閑聊,他們松原市所用平菇栽培戶所生產的平菇被2家全部壟斷,進入批發市場,任何個體都不能私賣,由這兩家統一全部收購再分散到各小批發點或消費群,現在的批發價是每袋10斤35元,菇農省心,嘗到了甜頭。這種經濟人模式的存在是否合理,雖然有待商討,但畢竟方便了菇農,是件好事情。
然而,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也擺在人們面前。 目前,食用菌產品經紀人整體素質相對還比較低,有些經紀人受眼前經濟利益的驅使,對菇農利益保護不夠,甚至有欺菇農、坑菇農行為。 由于現在進入食用菌產品經紀人隊伍的市場門檻較低,資金費用不大,大多數經紀人是“脫了草鞋穿皮鞋”、“丟了鋤頭夾皮包”,從生產領域直接走向流通領域。少數菇農進入食用菌產品經紀人隊伍存在著很大的偶然性和隨意性,導致了食用菌產品經紀人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技能參差不齊。因此在重視食用菌產品經紀人作用的同時,更要加強對這支隊伍的誠信教育、專業技能教育,提高其市場競爭力,才能更好地發揮食用菌經紀人在食用菌市場的中流砥柱作用。
但不管怎樣大力培育和發展食用菌經紀人隊伍,積極引導和促進食用菌經紀人實現經營資格合法化、人員隊伍組織化、經紀活動規范化是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食用菌行業呼喚經紀人!參考文獻略(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