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論壇首發】食用菌行業競爭是很時髦的話題,在行業中廣泛使用,比如人才競爭、市場競爭、企業競爭等等。
競爭中求生存,競爭中求發展,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競爭的確可以推動食用菌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可以提高從業者的素養,促使食用菌生產效率的提高,促使更多的優質菇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是食用菌企業自我完善的手段,是食用菌發展的動力。等等這些都是競爭有利的方面。但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法明明白白告訴我們,認識問題必須要一分為二地看待,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正確應用競爭原理,使之更好地服務于食用菌行業。
食用菌行業競爭的不利方面有哪些?一是競爭會使強者吃掉弱者,從人道主義的理論及道德意義上來講不很合適;二是在競爭使弱勢群體尤其是菇農失去生存信念,喪失種菇興趣;三是競爭中會造成行業資源的浪費;四是無限競爭是食用菌企業之間矛盾和整個行業矛盾日益深化;五是市場競爭使弱的食用菌企業更加脆弱;六是競爭將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中,使大多數人失去財富。七競爭很容易導致不合理競爭,那些有背景的往往依靠官場勢力大量斂財,致使行業秩序更加混亂。
競爭是食用菌行業發展規律,也是競爭中最合理的部分。而生產能力過剩時期的競爭,其不合理因素大于合理因素,需要高度計劃合理的組織生產力的協調發展,妥善地解決行業矛盾的時期,過度競爭中會導致行業中人吃人的現象。
綜上所述,食用菌發展階段不同,競爭的優劣勢不同,在食用菌科技水平飛速發展的今天,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和大量產品的過剩,我們必須思考這些問題,因為市場的需求是有限的,而不是無限的。一個人在競爭中得勝就意味著另一個人要失去生存保障,一個企業競爭得勝就意味著另一個企業沒飯吃直至倒閉。從行業整體上的生存與發展就會造成不利因素。【作者myb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易菇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