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水口鄉的長興振其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一間間茅草棚內陰暗潮濕,這是種植食用菌特定的環境,架子上一排排食用菌蘑菇整齊排開,長勢喜人。柏正其是這家公司的負責人,2007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他看到了高效農業產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和水口當地的區域優勢,經過大量市場調研后,決定投資食用菌(雙色蘑菇)種植。
長興振其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于2007年4月正式注冊成立,致力于創建一個高起點、高標準的農業科研開發示范與生產為一體的農業示范區。主要種植食用菌,一種集營養、保健、美味于一體的健康營養食品。
柏正其告訴記者,他把公司的建設目標定位在,一是生態、循環、高效和綠色產品的引進、試驗、示范;二是規模化生產、企業化管理、標準化產品,致力于打造平臺、外引內聯、帶動三農、持續發展;三是以現代農業示范,傳統農業改造,生態環境建設和多元經營發展為長期戰略;四是打造為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和推廣點,帶領當地青年農民創業增收。
2007年初,柏正其在水口村陳其嶺自然村租用土地30畝,開始了長興振其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的第一期建設。一期投資100萬元,生產規模12萬平方尺,于當年10月底開始投產,年產量10萬斤蘑菇,產值30萬元。食用菌蘑菇生產周期短,單位面積產量高,節約用地且不受土地條件約束,保護土地,不破壞土層。同時充分利用當地稻、麥草等農產品廢物料。蘑菇營養價值高,市場前景廣闊,無錫、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平均每日銷量10噸以上,而且供不應求,適應市場需求能力強。
今年,該公司又啟動了第二期建設,在徽州莊高陽村投資100萬元,租用土地200畝,建立了一個30畝蘑菇基地和100畝標準大棚蘆葦生產示范基地。基地采用標準鋼管大棚結構,溫室栽培區,滴水灌溉,營養控制等高新技術相配套的現代農業設施。利用每年蘑菇栽培后的700噸廢料來發展種植蘆葦,變廢為寶,循環利用,形成了一個生態、高效產業鏈和資源循環利用鏈。
如今的長興振其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已有職工20多人,他們大多是水口的本地農民。今年公司產值預計可達150萬元。但柏正其并不滿足于此,公司的第三期建設目標已經確定,在明年他還要建立一個占地70畝的標準大棚蘆葦生產示范基地。
“小富不能安樂,創業沒有終點”是柏正其心跡的真實表白。他決心要用現代先進知識武裝自己,進一步把長興振其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做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