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近年來,昭通市鎮雄縣母享鎮灣溝村堅持以黨建引領“企業+村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由企業負責菌棒生產、技術指導和產品銷售,村集體負責組織農戶發展食用菌種植,農戶負責食用菌生產管理,做到產品有銷路、企業有效益、菌農有收益。小蘑菇正逐漸成為灣溝村乃至整個母享鎮的“致富菇”“振興菇”。
走進灣溝村食用菌產業項目示范種植基地,青山綠水間,菇棚林立,菌香四溢,一排排菌棒整齊有序地擺放在菌架上,一朵朵香菇也“撐”起了一把把“小傘”,工人們穿梭其間正忙著采摘、裝筐,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家的地都租給基地種植香菇了,香菇成熟我就來采菇,賺點生活費。”灣溝村村民向林會邊采菇邊說。每年十月到次年五月是采摘旺季,由于上下班時間靈活,大家在家門口就當上了“上班族”。
依托當地優良的生態環境和適宜的溫度,所種植的菌菇產量高、口感好,很受市場歡迎。云南曦凱食用菌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彭時產介紹,“目前投入使用的大棚有200多個,種植了180萬根滑子菇菌棒,30萬根香菇菌棒,產能效益還可以,香菇我們主要銷往長江以南,滑子菇則是銷往全國各地。”
另一邊,呂拴芳正指揮工人們把初加工過的菌菇裝車。呂拴芳是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潤龍食用菌加工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到鎮雄,也是第一次和鎮雄的企業合作,一定要自己親自考察過才放心。
“這個基地規模很大,管理也很得當,栽培出來的食用菌質量過關,工人做事情不拖沓,而且交通也比較方便,后續我們公司將與基地建立長久合作關系。”呂拴芳表示。
母享鎮灣溝村食用菌產業項目示范種植基地建有菌棒生產區和食用菌種植區,總占地面積403.5畝,共建設大棚374座,集菌棒生產、食用菌種植、產品加工、市場銷售于一體。
一個產業帶動一方就業。為滿足種植、加工等用工需求,基地增設了許多就業崗位,帶動當地200余名群眾實現增收200余萬元。
“現在上班的地方也有家了,既能照顧家庭,又能賺錢,比去外面打工好多了。”灣溝村村民吳學亮自基地建成就來上班,以前做水電工人,現在主要負責煮菇,每個月工資到手有10000元左右,已經成為了業務能手。
“我們計劃到2025年上半年,盤活所有閑置大棚,培育280萬根菌棒,滿負荷生產。”對于今后的發展,彭時產已經規劃好了藍圖,“預計明年年產值能達到2000萬元,可提供就業崗位300余個,屆時可帶動周邊更多群眾和我一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