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時節,沿著五彩斑斕的蜿蜒山路,記者來到池州市東至縣官港鎮“食用菌上山”數字化試驗示范基地,只見梯式山場間,一列列露天木耳菌棒慵懶地沐浴暖陽,一畦畦香菇正使勁萌芽。
“‘食用菌上山’在提升山場效益的同時,不僅解決食用菌種植‘非糧化’問題,實現‘向森林要食物、向微生物要蛋白’的理念,而且場地租金也減少了一半。”官港鎮黨委委員胡明說。
“小木耳”將閑置勞動力鑲嵌在產業鏈上
采摘、搬運、晾曬……在該鎮的田間地頭,處處洋溢著木耳采摘的豐收喜悅。官港茶葉香菇市場有限責任公司內,工人則忙碌著稱重收購、分級篩選、統一包裝、打包發貨。
“冬木耳低溫生長,肉質厚,營養價值高,非常受市場歡迎?!痹撴偸秤镁寮壆a業聯盟法定代表人、官港茶葉香菇市場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民主村黨支部書記王松華介紹,今年全鎮種植的350萬棒食用菌都將集中到公司,通過線上直播、淘寶、抖音等電商渠道,線下參加各種活動、赴外地展銷以及自營店等形式銷往全國各地。
通過直播,“官港山耕”走向全國各地
東至縣食用菌種植歷史悠久,其中“東至黑木耳”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官港鎮食用菌種植歷史長達400余年,官港茶葉香菇大市場曾兩次被授予國家級農產品定點市場。然而,受山多地少、產業體量“小散弱”、產品缺乏競爭力等因素影響,該鎮食用菌產業發展一度陷入困境。
謀定而后動。2022年以來,官港鎮堅持黨建引領,以食用菌為核心主導產業,整合全鎮16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較大的食用菌企業,成立食用菌村級產業聯盟。制定《食用菌產業三年發展規劃》,籌資490萬元建立種植基地,注冊“官港山耕”商標,開設“食用菌鄉學堂”。大力推進“四個一”工程,將食用菌產業作為“一鎮一業”的“攻堅項目”全力推進,形成“公司+基地+村集體+聯盟企業+電商+農戶”立體式村級聯盟格局。
“今年全鎮食用菌干貨總產量突破650噸、總產值達7800萬元。其中聯盟村總產值600萬元,村集體均增收12萬元,帶動120余人就業、220戶自主發展?!笔秤镁寮壆a業聯盟監事、秧畈村黨總支書記胡月說。
為加快推進資源型鄉鎮轉型發展,做強“農頭工尾”文章。今年,官港鎮打造集產供銷一體的食用菌產業鄉村振興創業園,吸納精深加工、康養產品等8家鏈上企業入駐;建成年產100萬棒以上的菌棒廠并籌建堆肥場;創新“食用菌上山”林下立體種植模式,并完成1515畝山場評估流轉。
“家門口”務工增收,讓群眾幸福感滿滿
“2024年食用菌總產值將突破億元,食用菌產業總體從零散、無序、低效轉變為抱團發展、良性協作、重點突破?!惫俑坻傸h委書記錢張紅表示,全鎮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開發“菌旅+康養”“菌旅+研學”等新型業態,真正實現強村富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