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東至縣洋湖珠虹村,一眼望去,一根根菌棒在土地上整齊有序的擺放著,一排排被掛起的菌袋“吐”出一朵朵小耳,形成了村里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村民們忙著整地、消毒、鋪地膜、轉孔、運送菌棒,新一季的黑木耳就在大家的勞動中穩穩落子,只待萌動菌長。
村民楊大叔告訴記者,他原本在外面打工,非常辛苦,收入也不穩定,家里還有幾個孩子需要照顧,一直想回鄉就業但是村里面的就業崗位不多,前幾年聽說種植黑木耳的經濟效應還不錯,就決定回來種植,今年能種植6萬多棒,每棒能掙2塊錢,收入比在外地打工還要高,還能照顧到家人,村里面今年也要深加工黑木耳產業,這下銷路也不用愁了,也可以放心大膽的擴大種植規模了。
珠虹村黨支部書記馮雙龍告訴記者,像楊大叔家這種情況還有很多,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了黑木耳種植隊伍。村里通過黑木耳加工廠的運營,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同時既能有效幫助黑木耳種植大戶就近銷售黑木耳,帶動更多的農戶加入種植黑木耳創業隊伍,更能帶動普通農戶及脫貧戶就業,實現共同增收。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珠虹村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黑木耳種植產業,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帶動村民就業,實現村集體與農戶共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