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中國·通江銀耳產業發展大會暨第四屆中國·通江銀耳節在通江開幕。全國脫貧攻堅楷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藥用菌學會主席、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出席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沈陽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李天來作主旨演講。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省農科院黨委書記、院長牟錦毅,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胡強,巴中市副市長何金虎出席開幕式。國際蘑菇學會主席格雷格·西蒙通過視頻向大會致辭。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徐小虎,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世界食用菌生物學與產品學會主席研究員譚琦,中國菌物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郭良棟,縣委書記李玉甫分別致辭。通江縣委副書記、縣長譚青松主持開幕儀式。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吳天泉、縣政協主席王茂生、縣委副書記劉小龍出席開幕儀式。
李玉甫在致辭時說,通江銀耳發軔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藥于明清,被譽為“菌中之冠”,奉為皇室貢品,名揚四海。青山環繞、云霧縈繞、溪流盤曲的“九灣十八包”,孕育了“天生霧,霧生露,露生耳”的耳鄉傳奇。千百年來,“古法栽培、段木種植”的兩次技術革新展現了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質,“育種砍棒、打孔點菌”等12道工序見證了匠心傳承的執著守護,“祭山封林、座七砍八”的生態理念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技法蝶變、初心如磐,“種放心耳、做匠心耳、賣良心耳”,是通江人的君子之諾,更是通江銀耳的忠貞堅守。通江銀耳先后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馳名商標”“歐盟有機認證”等多項殊榮,品牌價值超50億元,其貨可盈、其價可欽,天賜地孕,為通江獨有。我們始終堅定銀耳文化自信,按照“段木銀耳強品牌,木屑銀耳深加工”思路,以“三產融合”為路徑,堅持園區引領、全鏈發展、科技賦能、品牌提質,全力打造通江銀耳百億級產業集群。我們納四海才俊、聚八方智慧,與多家權威院所、知名高校深度合作,推出食品飲料、醫藥保健、日用化妝和預制菜等百余種優質產品,百億級產業集群破繭成蝶、展翅騰飛。
李玉院士在致辭時說:“我10年前曾經到通江來過,這次來到通江看到10年之后通江的巨大發展變化應該說是感慨萬千。我們通江兒女真正在這十年過程中發展迅速,產業實現了飛躍,尤其是銀耳這個產業成為了中國一張閃亮的名片,那么我希望從以下幾個方面和在座的同行們進行交流,一個就是希望樹立動物植物菌物三物融合的大食物觀,第二個就是希望利用我們有利的生物多樣性和良好的生態條件,建立好中國通江菌物資源種植資源庫,第三個希望我們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培育出通銀幾號的銀耳品種,第四個就是我很希望通過這次大會實現我們整個銀耳產業的創新發展,第五個就是希望通江銀耳在全產業鏈的延長上在深加工上做出我們獨特的貢獻,第六個就是我很希望我們注重文化建設,第七個就是希望我們銀耳做大做強我們這張金色的名片。”
格蕾格·西摩在致辭時代表國際蘑菇學會對中國·通江銀耳產業發展大會暨第四屆中國·通江銀耳節的盛大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說,銀耳在中國歷史悠久,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通江于19世紀初就開始用人工古法栽培銀耳,堪稱中國銀耳人工栽培的發源地。近年來,通江銀耳在菌種研究、栽培技術、產品開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此次中國·通江銀耳產業發展大會暨第四屆中國·通江銀耳節為種植戶、科研人員、加工企業、貿易商以及其他行業參與者提供了一個交流信息、建立聯系、共同探索發展之路的獨特平臺。感謝通江縣人民政府以及從事銀耳行業的企業家們為本次活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努力。同時,也感謝大家對銀耳健康產品發展的大力支持。
徐小虎在致辭時代表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表示,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是我國最大的農產品國際貿易行業組織,多年來始終秉持服務產業的宗旨,緊緊圍繞我國食品農產品行業發展,積極促進國內外行業交流合作,挖掘新的合作潛力。商會將充分發揮全國性行業組織的優勢,為中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當好參謀和助手,推動國內外食用菌業界的多層次合作,促進內外貿的有效融合,全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譚琦表示,通江銀耳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科學發展,守正創新,堅持特色,已經在段木銀耳這個細分領域成為世界聞名的單項冠軍。進入新時代,通江縣委、縣政府面對新形勢下的各種挑戰,提出“段木銀耳強品牌、木屑銀耳深加工”新思路,追求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特色農產品加工提檔升級,促進銀耳產業轉型升級,打造通江銀耳百億級產業集群,這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鄉村振興戰略和習近平總書記“小木耳、大產業”重要指示的務實體現,是鄉村振興菌業興旺的務實舉措,必將給通江銀耳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更加廣闊的無限空間,在新時代的轉型升級中,實現跨越式發展,邁上新的高度。
郭良棟表示,銀耳作為重要的食用菌,在品種選育、生產加工、技術創新、品牌建設等方面還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挑戰。中國菌物學會,作為國家一級學會,目的就是將產學研緊密結合起來,推動我國食用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次會議旨在搭建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集聚各界智慧,為通江銀耳產業的發展獻計獻策,為推動中國銀耳產業邁上新臺階做出貢獻。中國菌物學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通江銀耳的產業化發展,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通江銀耳將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銀耳產業的領軍品牌,為通江縣的經濟繁榮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作出更大的貢獻。
開幕式上,李玉院士向巴中市通江銀耳科學技術研究所授予“李玉院士團隊通江銀耳研究中心”牌子。
最后,李玉、李天來、牟錦毅、胡強、何金虎、徐小虎、譚琦、郭良棟、李玉甫、譚青松等嘉賓共同為中國·通江銀耳產業發展大會暨第四屆中國·通江銀耳節開幕。
開幕儀式后,李天來以《通江銀耳設施結構類型選擇的思考》為題,圍繞通江氣候與銀耳的適宜環境、銀耳生產設施的適宜條件、通江銀耳生產設施發展類型的建議等方面作了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