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萬安縣第二中學的生物教師曹正華和郭文青在居住小區雨棚的墻體上面發現生長了一小片“蘑菇”并伴隨了周邊苔蘚的枯黃現象。兩位老師聯想到了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現青霉素的故事,從而提出“蘑菇是否產生了某種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導致了苔蘚枯黃現象發生”的疑問。出于專業敏感性,曹正華沒多想便聯系到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針對“蘑菇”生長與苔蘚枯死現象,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魏江春課題組、趙瑞琳課題組與劉宏偉課題組進行了聯合研究。在對“蘑菇”進行形態學觀察時,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在“蘑菇”菌柄內部共生綠藻細胞,并在菌柄基部發現極少量的地衣體。通過對蘑菇子實體進一步形態學觀察和分子系統發育分析,確定其為蘑菇綱蘑菇目亞臍菇科亞臍菇屬的一個新物種,并命名為地衣亞臍菇。亞臍菇屬的形態相似屬藻傘菌屬為地衣型真菌,而亞臍菇屬據報道僅包括非地衣型的擔子菌(蘑菇)。此次,科研人員在亞臍菇屬內發現擔子菌地衣新物種,使對亞臍菇屬的認識得到了進一步的更新,即亞臍菇屬并非完全非地衣化,而是既包括非地衣型,也包括地衣型的蘑菇類群。
最終,通過研究論證,研究團隊將相關成果發表在近期真菌學期刊《Journal?of?Fungi》上,介紹了這種外形為蘑菇的擔子菌地衣新物種,為自然界擔子菌地衣資源的發現、挖掘和利用提供了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