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臨翔區博尚鎮按照“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模式,因地制宜發展松茸大田種植推進產業規模化發展,并且菌菇產業得到上海市崇明區的大力支持,滬滇合作的菌種廠建設項目現已初具規模。
赤松茸是近年菌菇類興起的新品種,生長周期短、易栽培、產量高、效益好,臨翔區眾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兩年前開始在勐托村嘗試種植赤松茸,并取得成功。赤松茸畝產可達到兩噸,標準菇會達到60%,小菇達到35%,平均價格在6.5元每公斤,產值兩噸可達到一萬二到一萬三之間。赤松茸種植帶來的經濟效應,打通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新通道”,讓赤松茸成為了能“吃”秸稈的經濟作物。
菌種廠建設項目一期共擴繁赤松茸菌種培育12000袋,項目二期得到上海滬滇項目資金支持500萬元。建成后,與一期項目有機結合,從食用菌的菌種擴繁到種植加工,再到包裝、儲存,形成一整套產業鏈,提升食用菌附加值。
近年來,臨翔區博尚鎮堅持生態良性循環的農業運作模式,大力推進循環發展、綠色有機的食用菌生態產業鏈,菌種產業發展起來,不僅能為村集體帶來收入,帶動村民致富,而且還能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形成“循環產業”,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促進形成“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