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年4月15-18 日,2021 全國大球蓋菇(紅松茸)栽培技術高級研修班將在湖北武漢華中農業大學開班。本次研修班為易菇網聯合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發起,由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易菇網主辦,由湖北省食用菌協會、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武漢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發中心協辦。
大球蓋菇,又名紅松茸、赤松茸。1922 年在美國首先發現,1930 年在德國、日本相繼發現,1969 年德國最早人工馴化成功,以后發展到波蘭、捷克、匈牙利和前蘇聯等國,逐漸成為歐美國家栽培的食用菌。
我國于上世紀 80、90 年代在上海、福建等地科研院所引進開始試驗、推廣大球蓋菇(紅松茸),近年來,大球蓋菇(紅松茸)已成為各地精準扶貧、種植結構調整的優勢品種,據不完全統計,2020 年全國大球蓋菇(紅松茸)種植面積已突破 6 萬畝,規?;N植大球蓋菇(紅松茸)不僅為菇農創收,還有效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使其成為生態農業的生力軍,在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生態建設、推動綠色發展等方面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值得關注的是,大球蓋菇(紅松茸)在規?;耘嗥贩N歷史時間并不長,無論是生物學特性還是栽培模式均與常規食用菌有所不同,從業者對大球蓋菇(紅松茸)認知的薄弱,栽培種植僅能實現 50%盈利。
本次研修班旨在提高廣大從業者對大球蓋菇(紅松茸)科學的認識,完善大球蓋菇(紅松茸)規?;耘囿w系及加工,促進大球蓋菇(紅松茸)產業健康發展。并邀請到華中農業大學邊銀丙教授、宜昌市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劉世玲、湖北省農業科學院高級農藝師王卓仁、武漢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發中心主任馬曉龍、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講師周雁、山東三生萬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張金,武漢緣來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倪禮順七位產學研專家學者、企業家作為主講老師,將圍繞大球蓋菇(紅松茸)食用菌基礎知識與產業發展概況、歷史文化與市場前景、形態結構與品種、主要栽培菌株特性及區域適應性、生物學基礎與生活史、遺傳育種方法、食用菌菌種廠的設計、設施、設備和建設、菌種生產、主要栽培方式與技術、原料準備與生產堆料發酵技術以及實操等內容進行講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