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內,涼氣襲人,工人們正麻利地按每包20斤的規格打包杏鮑菇。
車間外,陽光照耀,工人們正將打包好的杏鮑菇裝上來自寧夏的大貨車。
車間外,陽光照耀,工人們正將打包好的杏鮑菇裝上來自寧夏的大貨車。
“每天生產和銷往全國各地的杏鮑菇超過了130噸。”近日,記者走進位于道真自治縣的貴州貴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處處可見繁忙景象。公司董事長助理謝曉峰告訴記者,開年以來,200余名工人除休假3天外,生產線一天也沒停過。
前不久,來自全國各地的200余名食用菌經銷商齊聚道真,簽下4.8億元大單。
4年前,道真掀起了一場產、加、銷一體化的“食用菌——香菇”產業高潮,一年一大步,4年大變樣,道真憑著“一朵菇”躋身全省食用菌生產縣前列。2020年全縣投放食用菌1.2億棒,總產量達7萬余噸,產值超過4.6億元,今年預計將突破1.5億棒?! ∽哌M平模鎮全家坪食用菌園區,一座座現代化的食用菌大棚在陽光下分外亮眼。棚內香菇長勢喜人,菇農馮光敏正在為出菇做準備。“兩年可種3季,每季出菇5茬,這一季已采兩茬菇,看這個長勢,這一茬預計收入2萬多元,3個棚兩年下來要掙20萬元。”他邊笑邊算著一筆筆豐收賬。
“十三五”時期,道真投資2.5億元,建成食用菌產業扶貧示范園8個、蘑菇農莊27個,累計投放食用菌2億棒,輻射帶動全縣12個鄉鎮6000余戶農戶從事食用菌種植生產,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200余戶。
“一朵菇”接續盛開出精準脫貧、全面小康、鄉村振興“三朵花”,成為道真“一縣一業”的主角,其主要經驗在于創新探索“企業+合作社+產業園+農戶”的“三零三保”發展模式:菇農以土地、勞動力等入股,實現“零成本”起步;公司和合作社負責產前投資、產中技術和產后銷售等高風險環節,菇農只負責無風險的生產管理環節,解除產業發展后顧之憂,實現“零風險”經營;食用菌產業園主要建在經濟落后村鎮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解決搬遷戶就近就業問題,實現“零距離”就業。
“十四五”時期,道真將常年投放食用菌3億棒以上,創建食用菌國家級農業示范園區,實現黔北食用菌產業強縣目標,以產業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道真這朵“菇”,真香!
道真這朵“菇”,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