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從貴陽農交會組委會了解到,貴州已發現的主要食藥用菌有22科72屬429種,種植資源開發潛力巨大。
近年來,隨著全省食用菌產業的健康發展,形成以香菇、平菇等大宗食用菌為主,兼有紅托竹蓀、冬蓀、羊肚菌等特色珍稀食用菌的產業結構,涵蓋346家企業、358家合作社、10余個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的產業實體,規?;?、標準化水平穩步提升。
其中,紅托竹蓀、冬蓀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織金竹蓀”、“大方無裙蓀(冬蓀)”等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黎平茯苓”、“梵凈蘑菇”等特色優勢品牌享譽全國。
據悉,貴州溫潤而又多樣的氣候優勢,為發展山地特色珍稀食用菌、高品質大宗食用菌及周年生產提供了適宜條件。2018年全省食用菌種植面積達20.3億棒(萬畝)、產量89.6萬噸、產值101.5億元,同比分別增加91.5%、60.0%和84.5%。
2019年計劃發展食用菌30億棒(萬畝),截至8月31日,已實現食用菌生產24.1億棒(萬畝)、產量71.5萬噸、產值87.5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4.7%、61.7%、63.7%,覆蓋13.5萬貧困人口。
近年來,隨著全省食用菌產業的健康發展,形成以香菇、平菇等大宗食用菌為主,兼有紅托竹蓀、冬蓀、羊肚菌等特色珍稀食用菌的產業結構,涵蓋346家企業、358家合作社、10余個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的產業實體,規?;?、標準化水平穩步提升。
其中,紅托竹蓀、冬蓀產量均位居全國第一。“織金竹蓀”、“大方無裙蓀(冬蓀)”等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黎平茯苓”、“梵凈蘑菇”等特色優勢品牌享譽全國。
據悉,貴州溫潤而又多樣的氣候優勢,為發展山地特色珍稀食用菌、高品質大宗食用菌及周年生產提供了適宜條件。2018年全省食用菌種植面積達20.3億棒(萬畝)、產量89.6萬噸、產值101.5億元,同比分別增加91.5%、60.0%和84.5%。
2019年計劃發展食用菌30億棒(萬畝),截至8月31日,已實現食用菌生產24.1億棒(萬畝)、產量71.5萬噸、產值87.5億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4.7%、61.7%、63.7%,覆蓋13.5萬貧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