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重慶市食用菌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沙坪壩區土主鎮召開。重慶市食用菌協會會長畢麥,重慶市食用菌協會秘書長鄭勇,以及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西南大學、重慶市中藥研究院等單位相關領導專家出席會議,重慶市食用菌協會共50余位理事、會員代表參會。

會議現場
會上,重慶市食用菌協會秘書長鄭勇作了重慶市食用菌協會2018年工作總結和2018年財務決算情況報告,并通報了會員發展與會費繳納情況,同時會上還審議通過了理事單位變動情況的報告。

重慶市食用菌協會會長畢麥

重慶市食用菌協會秘書長鄭勇
過去的一年,重慶市食用菌協會在市農委綜合黨委、市民政局的領導和各位會員的大力支持下,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較好地發揮了協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橋梁作用和紐帶作用,協助政府部門進行食用菌行業管理,宣傳普及食用菌科學知識,引進吸收食用菌先進技術、科技成果和產業規劃經驗,搭建了食用菌產銷對接平臺,為會員服務,為行業服務,從生態循環農業入手推動行業發展,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做出了積極貢獻。主要有以下幾大突出工作亮點:
一組建協會黨支部,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經市委農工委批準成立了重慶市食用菌協會黨支部,參加了重慶市農業行業社會組織黨務干部專題培訓班,切實提升黨務干部的政治素養和做好基層黨組織投身鄉村振興戰略的能力。作為功能型特設基層黨組織,發揮了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管理黨員,引領服務群眾,推動事業發展等基本職責,充分發揮了政治核心作用,加強了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保證了社會組織正確的政治方向。
二廣納會員,不斷壯大隊伍
現有會員單位87個,其中:生產企業67個、菌種原材9個、科研教學7個、加工企業2個、菌類餐飲1個、區縣協會1個;市內82個占94%、市外5個占6%,市內的會員單位分布在23個區縣,占重慶市38個區縣的61%。
三發揮協會優勢,科技引領行業發展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永川區食用菌行業協會共同起草《秀珍菇生產技術規范》,該地方標準經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批發布。
重慶市農科院與黔江區政府簽訂食用菌科技服務協議,在羊肚菌菌種、生產技術、人員培訓、技術標準等方面進行合作。在城口、彭水、九龍坡、壁山、豐都等地共同實施珍稀食用菌引進示范、種質資源搜集評價、菌-菜輪作高效生產示范等科技項目。
市中醫藥研究院與太極集團合作開展了冬蟲夏草野生扶育技術研究,在四川、重慶等地示范1000余戶,與永川、豐都、萬州等藥用菌企業技術合作,開展了天麻蜜環菌、茯苓、蟬花等生產示范;與沙坪壩區農委合作,編寫羊肚菌產業實施方案,指導羊肚菌菌種場建設,提供羊肚菌種植與市場方面的信息。
四促進會員之間互聯互通,把握行業動態
通過協會工作群進一步搜集行業信息,工作群現有286人,較去年同期新增100余人,方便企業購買菌種菌材、設施設備,引進了香菇增菇酶、羊肚菌黑皮雞樅增效液等新材料。針對重慶食用菌產量產值和食用菌生產農藥使用情況進行統計調查,形成調查報告2份,即《2017年重慶食用菌產量產值統計調查報告》和《重慶食用菌生產農藥使用情況調查分析報告》。
五開展形式多樣的會員活動,社會效益彰顯
2018年,協會組織會員到市內外精準學習、交流考察,共6次;為了促進食用菌產業結構調整和食用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在永川區成功舉辦重慶食用菌產銷對接活動;針對目前食用菌消費在逐漸擴大,但速度慢,市民對食用菌的了解不全面的情況,邀請了生產和質檢方面的專家,開展食用菌科普活動5次。幫助企業參加申報產品質量認證。
組織會員參加CCTV7《相約》節目,將在萬盛舉辦食用菌專場,該節目在錄制中。關注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積極參與為石柱留守兒童過中秋愛心捐款活動,協會會員個人捐款3800元。
在中國城鄉統籌發展網、重慶市農業農村網、重慶市農科院外網、農家科技雜志社等各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6次。
組織開展了《香菇生產技術培訓》2次、《羊肚菌生產技術培訓》1次、《食用菌病蟲害與質量安全防控》1次,培訓人員共160余人次。

知名羊肚菌專家教授譚方河介紹羊肚菌人工栽培技術情況
會上,部分會員代表、專家、學者作了積極的發言交流,對加強重慶食用菌行業建設建言獻策,分享了有益的信息。
最后,重慶市食用菌協會會長畢麥發表了高屋建瓴、求真務實、言辭懇切的講話,對如何做好重慶食用菌協會工作談了五大點。畢會長指出:
一要做好戰略定位,那就是向康養產業方向發展;
二是要壯大隊伍,廣納會員;
三要借勢民營經濟春天的到來這個大時機,做專、做大、做強重慶食用菌產業;
四是要積極順應重慶“兩點”“兩地”戰略定位要求,用好大政策,爭取獲得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五是要用“愛、真、實、超前”做好重慶食用菌協會產業升級的頂層設計,為會員提供大平臺、大商機、大市場、大服務。

新稷園羊肚菌生產基地
會后,與會人員還到新稷園羊肚菌生產基地實地考察、學習、觀摩,與基地工作人員進行了切磋交流,對珍稀高效羊肚菌的生產經營管理有了進一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