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安徽省是中藥資源大省,中藥材品種達3578種,排名全國第6位。為加快安徽省中藥材從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打造安徽特色道地藥材品牌。12月18日,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舉行“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單位授牌儀式,并向社會發布安徽省“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工作推進情況和取得的成效。
據介紹,為加快安徽省中藥材從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打造安徽特色道地藥材品牌,提高中藥材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能力,2016年底安徽省啟動“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遴選工作,共遴選出霍山石斛、靈芝、亳白芍、黃精、茯苓、斷血流、宣木瓜、菊花(亳菊、滁菊、黃山貢菊)、丹皮和桔梗10個安徽特色道地藥材品種和中國中藥霍山石斛科技有限公司等28家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單位。
經統計,2017年安徽全省共有“十大皖藥”示范種植面積78144.6畝,比上年新增24366.6畝,示范種植面積增加45.3%,輻射帶動非示范基地“十大皖藥”種植125461.5畝。目前,安徽省28家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單位均注冊有企業自有商標品牌,并涌現出了一批知名商標和品牌。如“藥信”、“廣印堂及圖”、“何云峙”等3個注冊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霍山石斛、滁州貢菊、金寨靈芝、金寨茯苓、旌德靈芝、九華黃精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注冊商標,“金玉牌滁菊”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同仁堂牌白芍”被評為“第三屆中藥飲片誠信品牌”,安徽金寨喬康藥業有限公司的靈芝示范基地被評為“優質道地藥材(靈芝)示范基地”等。推進“十大皖藥”三項目標即“質量要優”、“產量要大”、“品牌要響”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同時,推進“十大皖藥”示范基地建設,還帶動農民增收,推動產業精準扶貧。中藥材作為特色農作物,畝產效益相對較高。根據產業示范基地的數據顯示,每畝“十大皖藥”中藥材每年可增收700元以上,最高可達數萬元。另外,各示范基地建設單位積極吸納貧困戶參與藥材種植,帶動貧困戶增收,其中有17家建設單位與當地政府簽訂了產業扶貧計劃,28家基地共定點聯系貧困戶563家。根據安徽省農委今年5月份的調查顯示,藥農人均年收入已實現1.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