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盂縣山西康泰來生態農業產業園區里,一個個印有中英文標識的紙箱被有條不紊地搬運、裝車,車上2萬包食用菌菌包將運至天津港,并轉海運運至大洋彼岸的美國完成食用菌的培育、出菇、上市。
作為陽泉農產品出口首單,2萬包食用菌菌包包括香菇、杏鮑菇、灰樹花等三個品種,也是康泰來公司出口的第一單生意。
康泰來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位于盂縣西煙鎮南社村,總投資5.88億元,占地1.8萬畝,計劃在5年內分三期建設工廠化食用菌種植和深加工區、大棚食用菌和蔬菜種植區、有機肥加工區、生態養殖區、休閑觀光區、經濟林區等六大區域及管理培訓中心和物流培訓中心,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省食用菌“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可達4.9億元。該企業2014年共銷售食用菌60萬包,產值15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康泰來此次出口采用的是“國內發菌,國外出菇”營銷模式。食用菌菌包是介于菌種和食用菌之間的中間產品、半成品。相比食品級食用菌,它的風險較低而且利潤可觀,更具有出口價值。企業負責人尹毅告訴記者,這批食用菌菌包45天可到西弗吉尼亞,到美國后一周左右出菇,20天就可以上市,端上美國人的餐桌。
這幾天,尹毅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在技術中尋求突破,提高企業競爭力。“取得了各種檢驗認證和自行出口權,對公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更加規范的生產,才能為滿足更大的國際市場打好基礎。”尹毅說。
康泰來產業園作為一個純農業項目,在盂縣這個多年以采煤為經濟支柱的傳統資源大縣里,能夠迅速發展,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地方政府經濟發展思路的轉變和政策的傾斜密不可分。近年來,盂縣抓住調整產業結構、轉型發展的機遇,一大批轉型項目落地、投產,中廣核風電場項目、華北奕豐生態園、梁家寨溫泉國際旅游景區開發等一大批轉型調產項目在盂縣如雨后春筍般,成長、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