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村科技服務港聯合懷柔區科委、市農科院食用菌栽培、產業規劃方面的專家,深入長哨營鄉西溝村為農村科技協調員彭明文謀劃食用菌產業發展思路和措施,并結合當地食用菌產業的特點和定位,提出了多項合理化建議,滿足了山區農民對食用菌種植的實際需求。
彭明文是懷柔區長哨營鄉富民農機協會的負責人,為增加致富途徑,帶動當地40多農戶發展食用菌生產,目前已經繁殖杏孢菇二級種1萬多棒,急需技術和規劃方面的指導。農村科技協調員大會后,彭明文通過農村科技服務港的熱線電話反應了產業規劃、循環生產、栽培技術等方面的技術需求。
經實地考察,專家指出,在食用菌種植過程中應合理確定地理位置,食用菌大棚應遠離養殖場,以防范生豬和柴雞養殖造成對菌株的污染;在品種搭配方面,應注意平菇和杏孢菇等菇種的合理搭配;應強化消毒環節,注重菌種消毒的規范和配套建設。農村科技服務港此次上門服務,以協調員為紐帶,幫助40多農戶開展科學種植食用菌,為農戶的產業合理配置、循環生產進行了詳細指導,協調員通過此次工作與專家建立了聯系,以及時解決生產中的技術問題。下一步,農村科技服務港將幫助引進新技術成果,提高食用菌生產水平,開展綜合經營。農村科技服務港作為科技協調員科技服務的堅強后盾,今后將進一步加強與基層實際需求的對接,圍繞產業大力開展技術培訓和實地指導,促進科技協調員對新技術的吸納和創新,為農民快速致富提供科技支撐,帶動農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