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古田縣杉洋鎮嶺里村嶺興農業專業合作社,智能菇棚內的大球蓋菇正長勢正旺。一簇簇淺褐色菌帽下,胖乎乎的菌柄擠擠挨挨,透著勃勃生機。這是該合作社自2022年成立以來,首次在紅托竹蓀之外引種菌菇品種,智能菇棚迎來了特殊的 “夏季來客”。
“大球蓋菇傳統栽培集中在春秋季,我們通過智能菇棚的恒溫技術實現反季節種植,正好填補夏季市場空白。” 古田縣科技特派員阮毅介紹,經過多輪實驗栽培,他提出利用智能棚溫控優勢引種大球蓋菇的方案。此舉不僅能拓寬銷售渠道、助力增收,輪作模式還能減少單一品種連作引發的病蟲害,為菌菇質量上了“雙保險”。
今年4月起,嶺里村黨支部書記謝錦平牽頭整理出10間菇棚,試種了3畝大球蓋菇。“從4月到8月,反季節大球蓋菇成了市場‘香餑餑’,剛采收完,縣城批發商就上門收購,預計年利潤能達七八萬元。” 謝錦平難掩喜悅,已規劃好明年擴大種植面積。
近年來,嶺里村黨支部積極對接技術幫扶資源,讓智能種植技術扎根田間。如今,大球蓋菇不僅為合作社帶來可觀收益,更帶動周邊農戶在家門口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