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們腳下的這些是低矮嫩綠的中藥材絞股藍,對面黑色大棚里栽培的是木耳,附近的這些山頭上還種著成片的毛竹……”9月28日,在華安縣馬坑鄉下垅村的懿農農場里,農場主李如洲滔滔不絕地講述著這幾年來辛苦創業的成果。
馬坑鄉是漳州海拔最高的鄉,下垅村是革命老區村。今年45歲的李如洲,早些年在外艱苦打拼,前幾年回到地廣人稀的家鄉,創辦家庭農場、合作社等,帶領村民發家致富,他有自己的一套綠色“致富經”。
“初中畢業后,我在廈門市建筑職業學院修讀中專課程,畢業后從事建筑安裝,在漳州市工業設備安裝公司廈門分公司工作,輾轉漳州、廈門兩地,也曾擔任過項目經理。”李如洲憶述著當年在外闖蕩的日子,開闊了視野,積攢了資金。
2007年,李如洲毅然回到家鄉,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為何回鄉創業?李如洲說:“看到自己家鄉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村民們仍是按照傳統的發展模式來養家糊口,我就謀求著一條能夠帶領全村致富的新路子。”
2008年9月,李如洲憑借自己敢于擔當的精神和村民的信任,高票當選了村主任一職。從此,他更加自信地開始帶領村民嘗試養牛、種花等不同的發展方式。
起初,李如洲投資70余萬元圈養起百余頭牛,但由于地處山區,從外地購入飼料成本高,后改為放養,卻因山上海拔高,天氣冷,草料生長慢,且放養的牛時常會破壞到其他農戶家的農作物,歷時一年多的時間,這種養牛致富的方法終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