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清河縣鵬濤殘疾人食用菌專業種植合作社,七八位殘疾人正在孫鵬濤的指導下,將棉籽裝袋,為食用菌種植做準備。孫鵬濤因為小兒麻痹癥雙腿留下殘疾,但他敢想敢干,帶領近20名殘疾人成立食用菌種植合作社,為廣大殘疾人的生活撐起一片天。
因為家庭困難,小學畢業后的孫鵬濤便琢磨著做生意。因為他人實在、講誠信,農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每年的銷售額達100多萬元。孫鵬濤富裕了,但他想得更多的是像自己一樣的殘疾人。通過長時間的思考,他發現蘑菇種植是一條致富路,因為管理簡單、勞動強度低,非常適合殘疾人勞作,于是他把目光投向食用菌種植。為了掌握種植技術,他讓朋友開車帶他到山東淄博等地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參觀學習,還專門花錢讓妻子到山東去參加培訓。掌握了種植技術后,孫鵬濤種起了平菇。到年底一算賬,兩個大棚凈賺5萬多元。
之后,他又承包了7畝多地,建成了6個種植大棚,準備把殘疾人組織起來,共同發家致富??h殘聯給予了大力支持,給每個殘疾人補貼3000元的創業資金。孫鵬濤將自己的大棚種植基地變成殘疾人扶貧基地,并申請辦理食用菌專業種植合作社,吸收了附近村子的近20名殘疾人參加了合作社,孫鵬濤免費為他們提供菌種、技術、管理和銷售。
前幾年,55歲的孫明香因出車禍,雙腿落下殘疾,生活越來越貧困。2012年10月份,孫鵬濤主動找到他,邀請他加入合作社,給他免費提供了3000多元的菌袋,幫助他搭建起種植大棚。短短4個月的時間,孫明香的平菇大棚就掙了4000多元。從此,孫明香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